当前位置: 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 视网膜脱落价格 > 批评寄生虫最多是所谓文化精英,但它恰
当前位置: 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 视网膜脱落价格 > 批评寄生虫最多是所谓文化精英,但它恰
*深焦口碑榜*
ListofFilms
策划
深焦编辑部
本期统筹
pury
本期编辑
??堡包??
即将于28日开幕的威尼斯电影节在本周公布了电影节的排片表,要去的小伙伴们得早点计划行程了。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片单可谓亮点多多,包括了娄烨《兰心大剧院》、杨凡《继园台七号》、DC《小丑》、索德伯格《自助洗衣店》、波兰斯基《我控诉》、诺亚·鲍姆巴赫《婚姻故事》、罗伊·安德森《关于无尽》、詹姆斯·格雷《星际探索》、奥利维耶·阿萨亚斯《黄蜂网络》等等令人期待的电影,深焦将一如即往的为大家从一线带来报道。
本周第一部上榜的电影是这两天在影迷圈引起最大轰动,今年戛纳金棕榈、奉俊昊导演新作《寄生虫》,从集体膜拜,各种吹捧神作,到继而又被一些精英影迷狂批怒骂“史上最差金棕榈”,甚至于到了昨晚直接上了微博热搜,出现了更多像“不如《爆裂无声》和《我不是药神》”这样的搞笑言论。它也许不是今年最好的电影,但绝对是最有话题性的电影。
另一部上榜的电影是基努里维斯主演的“约翰威克”系列动作电影第三部《极速备战》,作为好莱坞如今少数不靠特效堆砌的商业IP仍然每一部都能在动作场面上有所突破实属难得。可惜的是这部电影暂时没有高清资源,只有画质感人的抢鲜版。如果你是画质有一点儿追求的朋友们,不想下个4G的p打开全是马赛克的话,不如等影片的数字版将于8月23日上线,蓝光碟将于9月10日发售。
在最新一期榜单中,《千与千寻》《痛苦与荣耀》继续位居前列,《感谢上帝》和《哪吒》空降第四五位,本周频率下榜的有三部《自由了!》《何以为家》《夜以继日》,喜欢他们的读者记得投票支持哦。
上期链接:以上帝之名,性侵也可以被原谅?
#本期新片
寄生虫
???
导演:奉俊昊
编剧:奉俊昊主演:宋康昊/李善均/赵汝贞/崔宇植/朴素丹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韩国语言:韩语上映日期:-05-21(戛纳电影节)/-05-30(韩国)片长:分钟
北美媒体Metacritics:89/
法国媒体Allócine:4.8/5
IMDb:8.6/10
豆瓣:8.9/10
深焦评分80/
圆首的秘书,首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小津电影爱好者
96/
几乎很难接受有人会对《寄生虫》表示无感,因为抛开一切不谈,这部电影完全从生理上就把我击溃了。很多人把《寄生虫》跟《下女》、《天国与地狱》相比较——当然!这些电影都是影迷奉俊昊观影经验的一部分,已经完全内化在他的创作当中了。无可否认,奉俊昊就是当今亚洲水平最高超的类型片大师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95/
与《母亲》并列为奉俊昊最佳。也许是影史上仅次于《地下》的地下室戏,黑老师的《毛骨悚然》败了;而底层间人与人复杂的情感关系上,力度也发挥到了极致。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电影在贫富格差社会的呈现上、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是极端、刻意的,但我却认为这“不足为惧”。不怕猛烈,但求更猛烈一点,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把这蛆虫的人生刻之入骨、直至泣血。
仇晟,婴儿作家,年轻导演,老影迷
85/
一个无尽的玩笑,直到最后一个镜头前都保持了刀尖上的平衡。地下室气味催发了社长夫妇的情欲,生日宴会的楼上是亲吻的年轻人,不是很有福楼拜农展会的趣味么?影片不仅仅书写了一段封闭叙事,也构筑了一种永恒的共生关系,躲在地下的诺斯费拉图随时可能回来夺取政权。
PeterCat,深焦主编
82/
对戏剧化方式熟稔把玩下的通俗性和观赏性,恰恰是奉俊昊作者性及其至始至终要创制某种大众电影野心一部分。但对阶级问题戏剧化的机械处理方式是否也在此转换成了某种可供把玩的商业元素,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这大概也比较忠诚反映了我的观感:我享受这部电影,但并没有太多欲望去思考它。它拿了金棕榈,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是对一种高超导演技巧表彰,并不代表我们要牵强附去期待他给予我们某种更深刻的思辨性。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80/
将通俗电影推向极致,了不起!解剖刀级别的场面调度,空间和走位交代得清楚精准,一个关于以阶梯为连接的上下运动所构成的寓言漩涡,金绮泳式“妖魔”环境(高低处境)建筑(巨大屋舍)所包含的怪谈与奇情在奉透彻从容的“切割”下(最为接近偶像前辈大卫·芬奇和黑泽清的一次)变得现代且高级,石头、气味、水流等符号为观者提供了无数友好的进入端口,愤怒与同情作为电影的主导情绪将屡试不爽的阶级问题以最为粗暴直接的危险形式推至幕前,作为社会派类型片的代表,奉突破了某层关乎本土影像表达美学的天花板(其实在我看来也只有《雪国列车》《玉子》等少数个别异域作品在这之下),不再由特定类型标签作为主导介入事件(谋杀、侦破、怪兽、末世),所有元素归一化为纯粹,形成了奉独特的B级片式人道主义关怀,类型早已容不下他,他也必将走得更远。
淞可,电影研究僧,偏爱“东南亚”,业余写字,拍片,做影展。生活中浪漫,电影中孤独
79/
不管你喜欢《寄生虫》还是《燃烧》都是一种在自我审查过后的正确,不得不说《寄生虫》是有挑逗你和让你不适的地方,你将不断地在这些地方审查自己为什么这么想,这与《燃烧》的暧昧处理不同。影片开头很好看,让人报以一种聪明类型片的期待,像是奉俊昊的处女作《绑架门口狗》,很多相似的桥段再次出现。影片中的一些人物动机还是程式化,富人在救自己孩子的瞬间捂住鼻子的设计实在重复、没必要。至于影片结尾像换了一个导演,与观众期望背道,开片的喜剧基调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家庭会以悲剧收场。频繁地平行、交叉剪辑意在很明显,最后用了一种并不是考虑周全或是绞尽脑汁的方法,妥协地用类似哈内克和《冷酷祭典》那种严肃方式结了尾,显得廉价,不统一。再加上快速推进剧情的抒情旁白,有一种类型片传递价值观的说教意味。这么看来《燃烧》是非常好地打通了对阶级问题的探索,因为他用的是“心”,用小说家的身份和内心所想来连接现实,而《寄生虫》是用蟑螂、用房子、用视角...要想做到好看只能用更类型的方法,在人物动机和情节点上做另一种聪明结局。但二者还是没什么高下之分,看完成度了。
吴泽源,写不好小说的影评人,供职于《环球银幕》,江湖人称“东直门戈达尔”
75/
比《小偷家族》真实,因为奉俊昊显然更了解社会低下层到底是什么样;比《燃烧》带劲儿,因为奉俊昊比李沧东姿态低,也没有后者那么担心说错话。你喜不喜欢它,完全取决于你对它有什么期待:如果你想看一部配得上金棕榈的净化心灵启蒙民智杰作,那它肯定够不上标准;但如果你想看一出刺激带感却又时不时带来些痛点的好戏,那么《寄生虫》绝对适合你。《寄生虫》不是什么严格意义上的“类型片”,它让我想起的,是几百年前的市民喜剧、街头滑稽剧,甚至上世纪诸如《劳工之爱情》之类的喜剧默片;这是一种风格上的选择。最有趣的是,国内对《寄生虫》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批评最多的人,往往属于文化精英,但这部电影却恰恰是属于大众的。
良卓月,电影学硕士,影视策划、写作者
70/
是一部足够“好看”的金棕榈,在叙事节奏和视听语言方面也几乎教科书级别。但如果说它是寓言,它还不够开放可供延展;如果说它是写实,故事从一开始就难以成立。就像印度电影曾经告诉我们,阶级之间的差异是无法装出来的,即使不用涉及气味,那可能是更难堪的现实。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65/
借助于高度表面化的特征,《寄生虫》轻易地构建出力量对抗关系,但却无法像杜琪峰同样抽象而表面的角色一般,不依托于现实行为逻辑产生动力,而借助于一种由力量对抗形成的、虚无的“势”以完成动作。因此,人物的浅薄绝不是《寄生虫》的症结,相反人物承载了过多“捏鼻”式的表意动作,这些动作拖累电影成为更抽象纯粹的“类型片”,但凡人物可被赋予积蓄势能的空间,即足以在现在的架构中成为杰作。
疾速备战
JohnWick:Chapter3-Parabellum
导演:查德·斯塔赫斯基编剧:德里克·科尔斯塔/谢伊·哈滕/克里斯·柯林斯/马克·艾布拉姆斯主演:基努·里维斯/哈莉·贝瑞/劳伦斯·菲什伯恩类型:动作/惊悚/犯罪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语言:英语/俄语/日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上映日期:-05-17(美国)片长:分钟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北美Metacritics:73/
法国媒体Allócine:3.5/5
IMDb:7.9/10
豆瓣:8.0/10
深焦评分66/
PeterCat,深焦主编
66/
硬核是硬核的,爽也是爽的。但作为闯关游戏,重复度太高,每个关卡设计太糙,一副加量不加价,走廉价好卖管够的快销路线。但其实纽约洲际大决战之前,我早已饱了。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65/
把JohnWick,不,把所有角色都写成了蠢货,无法相信他们与前两集中的那些角色是同一个人,卡萨布兰卡部分异常无聊乏瘪,哈莉·贝瑞这个人物近乎鸡肋却占据了不小的篇幅,上一集拓展开的惊艳世界观也在这一集走入了机械般的死胡同,然而放下这些缺点,它仍然是为巴斯特·基顿、成龙、李小龙、莱昂内、约翰·韦恩这些伟大的动作类型功臣喝彩致意的,尤其是在对决“突袭”二人组那场戏中,东西方格斗的身心之别于交手间亦流露出了某些禅意之趣,希望第四集能修正回潮。
#上期新片
感谢上帝
GraceàDieu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编剧:弗朗索瓦·欧容主演:梅尔维尔·珀波/德尼·梅诺谢/斯万·阿劳德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法国语言:法语上映日期:-12-10(昂热首映)/-02-08(柏林电影节)
观看状态:已带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s:76/
法国媒体Allócine:4.1/5
IMDb:7.4/10
豆瓣:7.6/10
深焦评分70/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80/
与欧容以往的创作有非常高的区分度,是一部不可思议的规整作品。于是乎,指责它“没啥特色,换个导演拍一样”,也成为了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规整之下,三段式的移步视角、完整的各类话语层叠、清晰的思辨色彩、快速即时的跟进现实、负责任的社会关怀,几者叠加,着实不比《聚焦》差。也许我们应该跳出“欧容应如是”的思维圈子,认清电影所担当的社会功能。况且,不玩花活、好好做纪实的“文学影像”,也并不就是“没有想法”。
Dzolan,杂志编辑,电影爱好者
80/
一部像是只有法国人才能拍出来的电影。有读特稿的感觉,一想到这是欧容一个人写出来的就觉得很厉害,呈现出的思辨和复杂程度碾压不少同类题材。而且不认为欧容在片子里给出了自己的道德立场,也算是电影厉害的部分之一吧。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70/
三人行,只有一位是欧容,并非技艺衰退,而是由轻佻蜕变为沉稳,将传统法国电影扛在肩头,用扎实的生活情节与流动的人物关系铺陈成一幅最生动的当代冷暖光谱,并以此勇敢战斗,宽慰包容。
仇晟,婴儿作家,年轻导演,老影迷
60/
证词,信件,祈祷,演讲,这场较量呈现为言辞的战争。为此欧容不惜抹去空间和面孔的特征。进入Alexandre部分后,欧容又拾起擅长的武器——展现性关系的无穷可能。但在如此确定的创痛背景下,这部分像是简明精神分析教程。或许欧容应该早点收手。
PeterCat,深焦主编
60/
道德如此先行甚至吞噬了电影视听文本,对欧容这样作者,至少制作流程是略显潦草,无论背后制作动机可能是那么的非电影。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X/
在预设的批判陷坑中步履蹒跚,一部几乎只有剧本的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
导演:饺子编剧:饺子/易巧/魏芸芸主演:吕艳婷/囧森瑟夫/瀚墨/陈浩/绿绮类型:剧情/喜剧/动画/奇幻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上映日期:-07-26(中国大陆)
观看状态:院线上映中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法国媒体Allócine:--/5
IMDb:7.9/10
豆瓣:8.6/10
深焦评分75/
PeterCat,深焦主编
82/
对于这个院线量级中国电影,《哪吒》真的做到了比漫威还好看,或许也和漫威一样足够“普世”(这恰恰是影片饱受争议部分)。且这个好看是建立在扎实剧本、人设和动画工业制作水准之上的。那么对于整体如此羸弱中国电影工业,我并不想再吹毛求疵。只有这样电影和技术团队成批量出现,中国电影,无论艺术还是商业,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才有未来可期。
吴泽源,写不好小说的影评人,供职于《环球银幕》,江湖人称“东直门戈达尔”
80/
漫威套路适合动画片。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75/
放在近年来的近20部“国产话题动画”中比,《哪吒》在客观上的确是目前国产三维动画中的最佳。和年初的《白蛇》一道,富足想象力之下的经典魔改,在人物、情节和视听呈现上都冲着一股劲。但还是有些遗憾,双生的概念没有做得更加复杂深刻、部分低俗笑料虽有趣但跳线。其实在这部电影爆红后,关于它本身的探讨,诸如对原著文化观念的现代化转向、美术场景与动画技术的不断精进,都已是层出不穷了。就我个人而言,更感兴趣的还是市场问题。比如下一个《哪吒》在哪,又如彩条屋能否在未来进行更大的突破?也许这是最好的时代,中国动画在半个世纪后,又能回到世界前列的位置了。
仇晟,婴儿作家,年轻导演,老影迷
70/
分镜和世界观都很漂亮。比较可惜的是,最关键的地方被“两年后”给略过去了。哪吒本应自觉触摸自己的魔丸/灵珠两面性,形成自己人格。现在变成了指哪打哪的无名火。结尾火与冰交锋成雨,未尝不是一种乐观的政治想象。
Dzolan,杂志编辑,电影爱好者
70/
挺好看的,暑期档值得去影院观看的电影,唯一介意的是高潮往后的部分用力过猛、主题口号化。
#濒临下榜
夜以继日
寝ても覚めても
导演:滨口龙介编剧:田中幸子/滨口龙介/柴崎友香主演:东出昌大/唐田英里佳/濑户康史/山下莉绪/伊藤沙莉类型:剧情/爱情官方网站:netemosametemo.jp制片国家/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日语上映日期:-05-14(戛纳电影节)/-09-01(日本)片长:分钟
观看状态:已带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62/
法国媒体Allócine:3.9/5
IMDb:6.6/10
豆瓣:8.2/10
深焦评分89/
仇晟,婴儿作家,年轻导演,老影迷
97/
滨口龙介重新定义了“凝视”的动作,正打是Asako的鬼眼,以眼线描出“视界”。反打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各种事物。漂亮地楔入电视,手机,广告屏,车窗等各种介面。最后以一个强力的凝视试图固结河流,神乎其技。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91/
从东京开始就像穿越星际隧道,黑泽清式非现实的景色高压地被呈现,期间无法为理性所辨识或质疑,以致从情感撕扯中挣脱出来后,最后一幕人物显得恍惚。但唐田缺少层次的表演无法支撑单人部分强度,也难以强调出III的异质感。
淞可,电影研究僧,偏爱“东南亚”,业余写字,拍片,做影展。生活中浪漫,电影中孤独
88/
《夜以继日》有一个吸引人的开场,影像的力量是一个燃烧物的升空,和两个陌生人热吻。尾声,循序渐进的电子乐,朝子的脸在黑夜的隧道中一亮一暗一亮一暗。电影大部分都是这样让观众和主角一同呼吸和思考的时刻,导演也很喜欢正拍脸,脸在这里也是剧情重要串联。相遇,分别,重逢,离开,电影只表现这些时刻这可能是未来电影的样子也是未来人的样子。
PeterCat,深焦主编
87/
其实日文原片名和国际版片名以及牛肠茂雄写真都已经暗示了电影真正分身是女主而不是男主,换言之,男主分身以一种近乎于黑泽清式荒谬设定,在诱导女主情感“潜在”(鬼魅)面向。然而,唐田的表演未能完整实现这种现实/潜在的精确切换,并引发了观众情节剧式误读,实乃本片一大遗憾。其实,日本新一代电影人,已经蔚为大观,比法国新电影更值得吹。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80/
對卡薩維茨從來是崇敬的客套,幽閉中少見卡氏作品特有的持續噪點與鏡頭結合表演對觀眾的強勢壓制,主體仍是黑澤清式的,濱口繼承黑澤從實相寺昭雄等特攝怪才監督的劇集和電影(必然多是平成之前,東出的確有一張昭和演員的生動面相)中習得如何從日常空間提煉反常怪奇,賣如同宇宙人(絕非“外星人”這一狹隘的稱謂)或幽靈,以此逐步放大到城市乃至這個狹小的海島國家,全景下的樓宇建築和渺小人物,大地震,幽藍的大海以及其作為小島情結的直接威脅所蔓延進角色生活環境的溪流與落雨,形成了激烈頹坍的惶恐焦慮(未見到的巨大隱形怪獸),這些神秘的“侵略者”最終將年輕人導向無可奈何的困苦情愫,以此作為那些不可言說的危機(被“淹沒”)到來前的點滴慰藉。
何以为家
????????
导演:娜丁·拉巴基编剧:娜丁·拉巴基/吉哈德·霍加里/米歇尔·凯斯沃尼/乔治斯·哈巴兹/哈立德·穆扎纳主演:赞恩·阿尔·拉菲亚/约丹诺斯·希费罗/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黎巴嫩/法国/美国语言:阿拉伯语/阿姆哈拉语上映日期:-04-29(中国大陆)/-05-17(戛纳电影节)/-09-20(黎巴嫩)片长:分钟/分钟(中国大陆)
观看状态:院线热映中
北美媒体Metacritics:75/
法国媒体Allócine:3.0/5
IMDb:8.5/10
豆瓣:8.9/10
深焦评分64/
圆首的秘书,首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小津电影爱好者
80/
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了中国大陆删减将近10分钟的版本,感觉像吃了一嘴苍蝇一样恶心。所以好吧,我看到了阉百农,完全有理由相信完整版会更震撼、更让人心酸,但也确实不会再去看一遍未删减版:它有着现实主义作品所应具有的力量,但也缺乏超越现实的艺术魅力;它足以改变剧中人,但也不足以改变观众。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75/
的确让人心疼到发颤,但被打动之余也无法忽视电影存在的问题。比如,假设整理成一条平铺直叙的时间线,再去掉偶尔出场的悲天悯人配乐,可能效果会更出彩。目前这个版本所不断努力营造的真实感,常常在情境瞬间的切换、配乐的煽情中消弥,和曼多萨差距太大。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65/
依托地缘神性传说,用影像“救世”,何尝不是又一次人道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天性泛滥与天真纠缠,所有矛盾和错乱在此高度移情的空间体系中皆再无多少指正的意义,毕竟最终的导向还是朴实而深刻的。
仇晟,婴儿作家,年轻导演,老影迷
35/
费了特别大劲却没一点真实感。很显然全片的题眼是“Iwanttosuemyparents.”,当导演作为律师出场的时候情况就变得有点诡异了,因为她要捍卫男孩的指控,但现场式的影像又拒绝承认她自己其实并不在场。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X/
东方的剥削影像民族志,想象中的人物、口号、宣言应有尽有,目的鲜明得笨拙。
自由了!
Enliberté!
导演:皮埃尔·沙尔瓦多利编剧:本杰明·查比特/贝诺伊·格拉芬/皮埃尔·沙尔瓦多利主演:阿黛拉·哈内尔/皮奥·马麦/奥黛丽·塔图/达米安·勃纳尔/樊尚·埃尔巴兹类型:剧情/喜剧/犯罪制片国家/地区:法国语言:法语上映日期:-05-14(戛纳电影节)/-10-31(法国)片长:分钟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法国媒体Allócine:4.3/5
IMDb:6.6/10
豆瓣:7.0/10
深焦评分75/
圆首的秘书,首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小津电影爱好者
85/
电影是假的!——只是有的被意识到了,有的没有,有的想被意识到,有的不想。《自由了!》就是在有与没有、想与不想的夹缝中生长出来,以最幽默、最神经的方式接近了电影的某种极限。
肥内,《秋刀鱼之味》研究者
75/
开始时的节奏、色调,让人担心:法国片竟要向昆汀取经?不过,再看下去,确实还是从昆汀出发,但却依然放进了许多法式情调的元素:后设性、浪漫性,各种可信、不可信,在现实中突出非现实性,或说,在非现实性中注入现实情感。于是,看起来,爱情是真的,亲情是真的,对于犯罪者的社会观感是真的,对于执法人员清廉的追求有一点点假。基于真的成分多过假的,看片过程仍让人笑中带泪的;并且总的来说,完全满足我对法国人的种种想象。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75/
设定有趣,神经大条、瞎胡闹的主角,被道德耻感束缚后欲要挣脱又回归耻感,整个过程被一咏三叹,处理得很好玩。梗都抖得很好,论好笑程度可以排上年度前三了。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65/
趣味十足,但喜剧元素仍有冗余以致节奏受损。例如反复欣赏那个被过度利用的故事,近于“笑话说到一半发现对方听过”的体验。
-FIN-
深焦DeepFocus为网易号特约作者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选
过去的一年,《影像之书》去哪了?
欲本无声,性有所言:《三夫》中的声音、肉体与起源
是他的音乐,让电影成为不朽
我没有错,都是“世界“的错
今年,我们再也等不到那个漫无止境的八月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
深焦DeepFocus转载请注明:http://www.kmbmled.com/stjg/1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