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糖尿病并视网膜病变到底是啥


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ft/
▲点击“广州市一鹤洞分院”即可订阅▲

视网膜是位于眼睛后壁对光线敏感的一层薄膜。光线通过角膜、瞳孔和晶状体进入眼睛,这些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视网膜将光线转换成脉冲,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并转换为你所看到的图像。黄斑是位于视网膜中心非常小的一个区域,负责精确的视觉,使你能够读、缝补或识别脸。视网膜的周边部分,称为视网膜周围部,负责周边视觉。

眼球结构(左)与正常眼底图片(右)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在眼部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以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为主,其发病机制复杂。当人的血糖持续升高时,血液中的高血糖含量会使毛细血管璧细胞发生变性、萎缩等,导致血管堵塞影响视网膜血液循环,从而发生系列的视网膜血管相关疾病,例如视网膜微血管瘤、渗出、水肿、出血、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等,最严重是引起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

糖尿病并视网膜

病变时图像

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很复杂,目前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而遗传因素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另外,缺乏及时的眼底筛查、吸烟等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糖尿病患者病程10年不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有的糖尿病患者病程3-5年就进展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会同时影响双眼。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不会有视力下降等,患者往往注意不到异常视觉情况,但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中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严重者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而且这种视功能受损很多情况是不可逆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根据视力情况来判断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分为6期,Ⅰ~Ⅲ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Ⅳ~Ⅵ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又称背景性视网膜病变。NPDR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视网膜上受损的血管开始渗漏出多余的液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其他脂质可能渗漏到视网膜上。很多糖尿病患者有轻度NPDR,通常不会影响视力。但是,若视力受到影响,通常是黄斑水肿(DME)和黄斑缺血的结果。

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表现为病理性新生血管生长、玻璃体出血、纤维增殖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当视网膜上的许多血管闭塞,血液流动不畅,便会发生PDR。为了向原来血管闭塞区域供血,视网膜上会努力长出新生血管,这个过程被称为“新生血管形成”。然而,这些新生血管并不正常,无法向视网膜供应充足的血液。而且,这些新生血管常常伴有瘢痕组织,会导致视网膜发皱或剥落。

PDR引起的视力丢失比NPDR更加严重,因为PDR可同时影响中央视力和周围视力。PDR影响视力的途径如下:

① 玻璃体出血:脆弱的新生血管中的血液流到玻璃体中,会阻止光线到达视网膜。如果玻璃体出血量很小,你可能会看到一些新的黑色漂浮物。如果出血量很大,可能会阻挡所有视觉,让你只感知到光亮与黑暗。玻璃体出血本身并不能造成永久性视力丧失。当出血被清除后,若黄斑未受损,视力可能会恢复到以前水平。

②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血管形成处的疤痕组织收缩,导致视网膜发皱,并从正常位置被牵拉出去。黄斑发皱会扭曲你的视力。如果黄斑或更大区域的视网膜剥落,视力丢失会更加严重。

③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如果大量的视网膜血管闭塞,眼球内可产生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这些因子会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新血管形成可能发生在虹膜(眼睛的有色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新生血管阻塞房水流出通道,可能会阻止正常的眼睛液体流出,从而导致眼睛内压力升高,特别严重的话会导致视神经损伤。

如何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要早发现、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规范的进行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即进行眼底检查,因为2型糖尿病起病的时间往往不确定。而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的5年内应进行眼底检查。随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至少每年进行复查,轻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每年检查1~2次,中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每3~6个月检查1次;重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每3个月检查1次。因为妊娠可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准备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妊娠前、妊娠后每3个月及产后1年内进行眼科检查。

如何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2.突发失明或视网膜脱离者需立即到眼科进一步治疗。

3.激光光凝术仍是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某些严重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

4.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当前治疗及改善糖尿病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方法,其可以有效抑制新生血管治疗黄斑水肿,改善视力。

5.轻中度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控制代谢异常和干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可进行内科辅助治疗和随访。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类药物,如羟苯磺酸钙等。

6.当进展至视网膜牵拉或出现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手术则是不二选择。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鹤洞分院

文:鹤洞分院眼科

编辑:江诗颖

责任编辑:汪灏

▼往期推荐▼你真的会刷牙吗?鹤洞分院顺利组织开展胸痛患者急救处置培训与交流我和患者的故事:党员先锋战“疫”卫士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jg/149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