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年代
还敢一本正经地
说话做事情
我自己都服自己
我和Glenn是经远在美国求学的孙平引荐认识的。
前年,看到孙平在朋友圈发的关于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感悟,就想请他给学生们做一场讲座,细细讲讲这个在临床实践中无处不在又很难抓到且让人困惑的概念。孙平由于课业的繁重短时间内没有精力准备——想来也是一位要求极高的人,他就给我推荐了他的老师之一——GlennMowbray。
(图片来自孙平)
最初接触Glenn,印象深刻的有两点:其一是他的帅,白皮肤蓝眼睛卷头发,配上那一脸慈祥的微笑,很是迷人,尤其是他的语言,简单易懂的单词可以让他组合出诗一样的句子,优美而富有浪漫气息。其二是他负责的态度,具体说了什么我记不清了,反正谈完一次我就改了主意,不只让他讲一个概念,而是要开个长期的精神分析临床实务学习小组,经典文献加督导的形式一直进行下去。
接下来就开始了我们细致的准备工作,关于学员情况、保密原则、课程设计、学习效果、授课目标,课堂组织、我俩分工等等,事无巨细的一遍遍讨论,好在我俩价值观比较一致,细致并无冲突。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常常被他感动,他是那么的敏锐、温柔、体贴、开放和坦诚,跟他在一起真的有疗愈作用。他有着克莱因派的深刻和比昂派的神奇,他督导不用听个案的一般信息的,学员自愿要不要用中文向大家介绍下个案情况,他只观察报个案时治疗师的语音语调语气表情动作姿势等等,然后感觉自己的感觉。根据这些给出回馈,却常常让咨询师拨开迷雾见太阳的感觉。他的督导可以只听你和来访者的对话。
踏实温暖的滋养
年夏天,他听说我也去参加伦敦的第八届国际婴儿观察大会非常开心。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去遥远的地方,同为外乡人的他提供各种信息和帮忙。临行前,他对我说,我如果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感到害怕或者不适,他愿意出让他的房间给我,他住客厅。我说,担心文化和习惯不同会打扰到他们,他告诉我,那也是彼此打扰,那是检验我们maternalcontainingcapacity的时候。后来我找到了合适的住所,他开心的说,那太好了,他就可以自己有张床了,毕竟他是70岁的老人了。他还说如果我不喜欢那个地方,他们依旧欢迎我随时加入他们。我告诉他,他经常感动到我,有他在那里我感到踏实,我说一如有我在他课上让他感到踏实一样,我们就是要这样彼此滋养和支持,以便于我们有能力好好对待我们的来访者。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Glenn,他不但帅,还很高,整个大会上非常显眼。他很热情和乐于交流,他对所有人都充满着兴趣和好奇,有时间就跟大家聊。他没有让我感觉到陌生和文化不同带来的局促,感觉他比我更熟谙中国礼节。
(弗洛伊德躺椅和摆件)
一直计划着到伦敦一起做点什么,提前约好逃一次课去参观弗洛伊德博物馆,我俩找了一个主题分会场都不太感兴趣的时间,溜出去参观老弗爷故居。他手里一直拎着个公文包和一个相机,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会帮我拍照留念,尤其是在弗洛伊德躺椅的地方,他风趣地问我要不要做弗洛伊德的病人,也示意帮我拍照。
三重豪礼
待我们参观完毕后,我俩到弗洛伊德博物馆后花园去感受下,坐下来后,他有些仪式感的看着我,面带着慈祥的微笑说,送礼物时间到。他拿出一张贺卡眼含笑意递给我,上面满满是他手写的话语,我没想到他还会带写满文字的贺卡,读着他的感谢、欣赏和祝愿,真的很激动。他等着我读完,然后掏出一本厚厚的书,《克莱因精神分析词典》,好厚的一本,也没想到Glenn会这么大老远背这么厚一本书来,他说知道我喜欢克莱因的东西,我好感动。这还没有完,他又从书包里拿出来一个白牛皮纸包裹的东西,打开来,两盒光盘。我几乎热泪盈眶了,他说,他知道我完成了了两年的婴儿观察训练,有时候会给学生们分享婴儿观察,特意给我买了某公司的婴儿看护中心的观察录像,就是非常著名的那两个孩子的录像。知道什么是百感交集了吧,知道什么叫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吧?语言真的不够用,力度不够。
(弗洛伊德博物馆后花园)
因为学生们的喜爱,加上他好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充满着好奇和喜爱,我们商定年5月他来给中国学生们做一个比昂工作坊,我们都很兴奋,很开心,好好设计着课程,设计着行程和活动。
没有过错方的伤痛
年3月底,Glenn父亲去世,他课上跟我们分享哀悼过程以及哀悼与忧郁的区别。4月的一天他给我发消息说他要请假一次,因为视网膜脱落需要做个小手术,让我先不要告诉大家,他会当面告诉同学们的。术后两个月不能飞,工作坊被迫推迟。同学们除了时间不合适的都表示等着他。
等他康复后我们又一次计划着工作坊,定在了8月,我问他这次应该没问题吧,他说感觉恢复的挺好,不过大夫也说白皮肤蓝眼睛的人容易视网膜脱落,只能祈祷一切顺利。
7月份,他再次视网膜脱落,大家都纷纷表示关切,但我知道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伤痛,我可能是伤痛最重的那个。一个一个把学费退给大家,再也没勇气说下次,退学费也是Glenn的意思,他说不能让大家这么未知的等着,不公平。两次都是机票酒店都订好了的。大家都表示了理解和支持,也非常的配合。
这一次,Glenn觉得没问题了,跟我商量档期,说实话,我很想,因为我一直都是说到做到,不管多苦多累。但这一次我害怕,害怕那个不确定,而且我心也痛。我跟他说过了元旦,错过这个艰辛的年,我们就安排在了.1.3-5。还是酝酿了好几天我才鼓足了勇气告诉大家比昂工作坊新的安排,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同学连打开更新推文的勇气都没有了。
看看我和翻译的对话大家就能知道,其实大家心里都已经伤了,虽然整个事件并没有过错方。我感到很抱歉,Glenn也非常抱歉,我能感觉到他想竭尽所能的想要弥补大家,他一定还做了很多并没有说出来的努力,这一次的工作坊一定非比寻常。
但是,敢报名的人真的少了很多,其中缘由更多在潜意识里。我跟Glenn讲了这个状况,他听完问我,你有想因为人太少入不敷出而取消这次工作坊吗?我坚决地说,这次工作坊不能取消了,伤痛已经有了,我们不能不顾大家的情感,除非还发生不可抗的事情,如果再发生的话,我们可能就再也不能组织这个工作坊了。他说,他也是这样想的,不能让继续参加的人再次失望。我问他,你介意这次来中国做工作坊没有什么收入吗?你能不能把这次来中国当成是一次旅游,你好好玩儿,我好好招待你。他说,我没问题的。我俩就这样下了决心,不管能来几个人,我们都在说好的地方把这件事做完。
前天,他给我留言说,Shuqing,IwanttotellyouIlearnedanewChinesephrase……事不过三….whichisafeelingthatmayhavesomethingtodowithwhymorestudentshavenotsignedupforourWorkshop.他心里还是挂记着这件事情,他也需要时间慢慢消化。我回复他,更确切的讲这次应该是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正是他跟我说事不过三的时候,我决定的讲讲我们共同经历的事情。我说得争得他的同意,他说没问题的;我问他介不介意我提到他父亲和视网膜手术,他说我知道的故事都可以讲。他告诉我,他能感觉到我在尝试连接,尝试触及大家的感受,工作坊一再变动带给大家的感受。我说,可能是想给自己、给我们一个交代吧,也想给大家一个交代,而不是解释,其实我说不好是什么。
我相信,这个充满了故事和事故的工作坊,一定有其特定的BION意涵。
你对我微笑不语,为此我却等了几个世纪。
——飞鸟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jg/1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