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index.html还有月余,便可与先生同游蜀地,想想也觉得兴奋。虽与先生只有两面之交,在现场听课也只有两次,但是这些却不能代表,对于先生的不狂热。这个还得从先生所著《蒙书讲义》开始说起。
我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主业家庭主妇,副业就想着和孩子一起读读国学经典吧。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于是我决定找几个孩子一起学习。我是中文系毕业,这时我才发现大学四年我居然没有读过四书,连《三字经》都没读过。对于我来说,基本和孩子一样,还好毕竟有些古文底子。这样我开始买参考资料。一次,刚好朋友在朋友圈晒先生的《朱子家训》,所以就买了一本。
(先生所著《蒙书讲义》,内有《朱子家训》和《三字经》详细讲解)
没想先生的书深深的吸引了我,书里的讲解浅显易懂,而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就这样用平实的语言,让我明白了多。说来你可能不信,以前爱睡懒觉和每周必请保洁的我,开始早起和洒扫庭除。中国人,就是要顺应天时,还要井然有序。生活的顺应和有序,推及到一切。
书读出了味,也希望可以亲耳听到先生的教诲。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先生讲《朱子家训》的视频。慢慢的我明白了,一身长衫,是中国人重质也重文的表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先生说,形式都没有恢复,那想要恢复内容就难了。所以自从先生立志之时便一袭长衫,那些嘲笑他的人,怎知先生的大愿和中直?
所以,从那以后,每当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国学经典的时候,我必定也会穿有中国元素的衣服,斜襟盘扣绣花。我老公常常也会说:“你穿得跟个老婆子一样哦。”但是我内心笃定,先生说的话,是我们传播国学的第一步。读先生的书,效先生的样。
(14岁立志之时,先生便一直着长衫,也字长衫先生。)
年,我的左眼视网膜脱落,住院一个星期。虽然手术很痛苦,但是也突然让我有一个七天住院,和接下来一个月休养的空闲时间。因为眼睛还没有恢复,所以听就成了主要的消遣。于是,喜马拉雅,学部上的那些:李里讲易经,李里讲诸子百家,李里讲论语精义,李里讲中医源流,李里讲国学……便陪伴了我最难熬的那些日子。虽未见人,但是从先生崴崴的椒盐普通话里,听到了古人之智,读书之乐,还有先生的风趣和幽默。这是一个何其让景仰的人!
(先生讲《论语》精义)
(什么是国学?具有中国精神的学问就是国学。什么是中国的精神?见上图!)
年春天,我第一次踏进了先生的赞化园。“参天化地,继绝传薪”——八个字,深深的感动!这大概就是先生的大志,已经融入生命,也艰难的扛起了一副重担。那天,爷爷和爸爸被各种动物的味,熏得赶紧逃离。女儿和儿子倒是玩得很开心,各种小动物都吃着他们喂的胡萝卜和白菜,包括那两匹骄傲的狼。小小的猕猴睁着无辜的大眼睛,它身上还有伤;有一只羊,只有三条腿;猫头鹰在打瞌睡:小马,驴,牛和骆驼争着咀嚼……最特别的是,这里的笼舍,每一间每一种动物都挂着,先生专门为他们写的对联,可惜我一个也没有记住,但是觉得好厉害!古代读书人,一定是以作对吟诗为最大乐趣,可是我们都无从体会了!
尔后没多久,我加入了传薪书院旁听生的行列,由于家务琐事繁多,终于腾出时间去现场听先生讲课。三天的课程,因为先生身体抱恙未能上课,而没有如愿见到先生。后来,我果断申请加入初级班,希望能系统跟随先生学习国学。
(赞化园里的小猴子,先生每日必亲自检查各种小动物的情况。先生说:众生平等嘛!)
(已成废墟的原赞化园大门,如今只能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先生在此耕耘十载。)
(先生为小动物撰写的对联,你能猜出是什么小动物吗?)
第一次见到先生,是年8月。传薪书院,已然辗转搬迁到了什邡。而我窃喜,因为我是什邡人,什邡人有福啦,以后可以每月回家看爸妈,还能学习。而从父亲口中,我又听到关于先生的一些故事(因为我的父亲也很喜欢传统文化),知道先生的艰辛和不易。
经过漫长的疫情,课也是自然没有听成。暑假和孩子们,回家探望父母,便想着要去新的赞化园看看。新园比之前要大,女儿很兴奋,又要喂动物。熟悉的牌匾,但是没有人再卖白菜和胡萝卜,我们只好往里走。
前面的小路,走过来一个人,咦,有点眼熟,我的超高度近视真是看不清的,但是我突然反应过来,立刻蹦了起来:“是先生,是李里先生,李里先生你好,李里先生,我终于见着您啦!”
先生微笑着看着我:“你好!你们要喂动物哇!这里面游人太少了,所以就没有卖菜了,你们要喂去那边拿来喂就是了。”“好呀好呀。”然后我就像个孩子一样傻傻的看着先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一直看着他开始忙活。
他微笑的跟我们示意,然后去整理蟒蛇的箱子。箱子里有一只小白鼠,本来应该是大蛇的美餐,不知道是它胃口不佳还是身体不适,这只小白鼠还在箱子里上窜下跳,硬生生把木箱子咬出一个洞。
先生忧愁的看着箱子:“哎,这箱子要赶紧补,怕蛇跑出来。”
“这个蛇以前吃得多好,咋不吃了喃?”
“疫情啊,恼火,这里没有游人,也没有上课,就没有收入,这么多动物要吃。”
“快去叫几个小娃娃过来,这边的沟要掏一下。”
“来来来,我来教你掏。”
“喂多了,那个食槽要清理一下。诶,对了对了,跨进去两只手抬着那个边边,跟耍幺妹儿灯一样。”
“那个外面打草坪的草,先拖一车过来,试试吃不吃。”……
整个上午,我都傻笑着跟着先生转,虽然一句话也不知道讲什么,但是就想跟着他后面打转。女儿问我:“妈妈,你怎么了,看起来好高兴。”我骄傲的告诉她:“那是妈妈的偶像!”
(新的传薪书院大门,每月先生依然在此公益讲学。)
(来沐熏风,来书院沐浴圣贤之教化之风吧!)
9月,先生在成都图书馆的课,终于开讲了。第一时间报名,腾出时间,安排好孩子,一早带着女儿去听先生讲《资治通鉴》。那天下着雨,时间已到却还没见到先生。主持人说因为下雨,先生打车迟到了一点。原本想着,先生那一定是带着助教,款款而来。
思绪未断,忽觉一阵清风吹来:先生一肩挂着一个竹编的背篓,大步跨上讲台,长衫带着一阵风飞在身后。然后先生顺势把背篓放在讲台旁边,拿起里面的书,准备开始上课。这个样子的先生,一下引得大家小声笑起来,又忍不住鼓起掌来。我在想,在先生打车来的那个路上,司机何曾想过这样一位有点奇怪的人,是多么的博学笃定慈悲啊!
听先生的课,果然如沐春风,故事的来龙去脉,深刻含义都娓娓道来。讲到精妙之处,还会现场表演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每月先生亦会在成都图书馆公益讲学。记得来听哦!)
年即将过去,一切的困难痛苦都快些去吧!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这是我每每想起先生,就会想到的话。“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今之社会,能让你我遇见的仁者,又有多少?如今我们遇见,那便希望一生跟随!
年,先生,我们跟您去游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寒假,跟随李里先生去游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李里先生寒假游学,更多温情说明……
(先生带着孩子去上学,看孩子的笑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jg/1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