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是什么病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84640.html大家应该偶尔会刷到一些看起来很吓人的新闻,比如:
光看标题,都觉得眼睛要“瞎了”,打个喷嚏竟然能把视网膜“打脱离”了?!
其实,这并不夸张。高度近视人群,眼睛很脆弱,进行剧烈运动或被外力剧烈撞击时,真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
什么是视网膜脱离?
为什么会发生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有什么症状?
日常生活有哪些注意点?
希望这篇科普文可以让大家了解这个眼科界的“黑影杀手”——视网膜脱离。
01认识视网膜:感光成像
视网膜,是附着于眼球壁内表面一层柔软的透明薄膜。视网膜非常薄,最薄的地方仅0.1mm,相当于一张A4纸的厚度。
但是你能想象到吗?
这么薄薄一层膜中总共有10层结构,7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中光感受器细胞有多达约1.3亿个。
这么多细胞共同工作,视网膜的存在对视觉形成举足轻重。
物体表面的光线从外界通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屈光介质后照到了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不同细胞分工合作,将光信号转换成生物信号,传导到大脑,我们的脑海里就出现了眼前世界的画面。
02什么是视网膜脱离?
正常情况下,视网膜非常平整地贴合于我们眼球的内表面,但是如果视网膜的上面出现了“视网膜裂孔”,那么距离视网膜脱离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引起视网膜脱离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只是“一次剧烈运动”,或者是“搬动重物时憋的那一口气”。
由于外力作用或瞬间的内部压力改变,眼内液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视网膜从眼球壁上脱落下来(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两者脱开),就发生了视网膜脱离。
眼科医生总是将视网膜比喻成照相机的“底片”,是因为外界物体通过屈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上,就像相机拍照时,外界物体通过镜头被拍摄于相机底片。
不同的是,相机底片可以有很多张,人的视网膜一生只有一次,不能再生。
03为什么会发生视网膜脱离?
任何人都可能会发生视网膜脱离,但高度近视人群(度以上)更易发生视网膜脱落。
因为在近视形成过程中,高度近视人群的眼轴过度增长,会导致眼球会逐渐变大、拉长,随着眼球变形,视网膜也会被牵拉变薄,被“拉”薄的视网膜,看起来就像“豹纹”一般,因此高度近视人群还会伴随有“豹纹状眼底”。
而变得脆弱的视网膜更容易出现变性灶,严重时会出现裂孔,这些裂孔就是视网膜脱离的直接因素。
除此之外,视网膜脱离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最常见的原因是器官老化和眼外伤。
视网膜脱离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为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每种类型的病因和致病机制不同,但结果都是会导致视网膜离开正常的位置,发生脱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出血后造成机化条索反复牵拉视网膜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45岁及以上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玻璃体逐渐液化、变性,并伴有各种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则会增加。
一些葡萄膜炎、视网膜炎患者,由于炎症浸润容易造成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眼外伤也是造成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因素,眼外伤、眼内异物使眼球变形或异物穿破视网膜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脱离。
曾经有过严重的眼部外伤或做过眼科手术(比如白内障手术)等因素也会引起视网膜脱离。
04视网膜脱离的早期体征
如果只有一小部分视网膜脱离,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但是,如果视网膜脱离的范围较大,那么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物模糊,并且伴有其他突然出现的症状,包括:
飞蚊症:在视野中出现许多漂浮的小黑点或扭曲的线条(漂浮物);
单眼或双眼突然出现闪光感;
视物时物体出现扭曲、变形;
眼睛周边(侧面)视野中出现阴影;
视野内出现类似灰色窗帘的障碍物,遮盖部分视野。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急症,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视网膜脱离的早期症状,一定要立即就诊。
视网膜脱离的症状往往是突然出现的,如果不立即治疗,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可能会越来越大,这会增加永久性视力丧失或失明的风险。
视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李继鹏
05定期筛查眼底
高度近视者,要尽量避免可能会撞击眼球的运动,例如拳击、跳水、足球、篮球等。过山车、蹦极等可能使眼压瞬间增高的娱乐活动也应尽量避免。
高度近视者、45岁及以上的人群以及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如果感觉眼前频繁闪光或有“黑影”飘荡、看东西变形,一定要警惕眼底是否发生了病变,及时就诊并及早干预治疗。
视网膜上的血管和神经是人体唯一可直接观测的血管和神经。对于筛查眼底疾病、血管、神经乃至全身性的慢性病具有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传播知识之用,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THEEND-
扫码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jg/1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