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脑出血这个医学名词,就会令人闻风丧胆。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超过70%的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或累及脑室,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30%。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多发生在40岁至70岁的人,其中5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
脑出血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数分钟或数小时,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状。很多患者在发病前1至2天或前几小时,都有一些早期信号,医学上称为“中风先兆”。
冬春季节正是脑出血的高发季节,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及时辨别脑出血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需要我们了解脑出血前的征兆。
脑出血前5大征兆
1.突然感到全身疲乏、麻木、无力,活动不便,出虚汗,低热,胸闷,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呃、呕吐等。
2.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疼痛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在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
3.突然感到眼部不适,瞳孔突然异常(不等大),有时还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大多是暂时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4.突然意识障碍,表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也和脑出血有关。
5.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这些征兆表示血压有波动,或脑功能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
若出现以上症状,医院的神经科就诊,及时鉴别疾病,是脑出血的话,可以及时治疗、控制病情,不是脑出血的话,也可以解除心理上的疑虑。
如何预防脑出血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都是造成脑出血的“凶手”,那么平时我们该怎么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呢?
1.定期检查
对于有高血压症的人,平时要做好定期测量血压和血液粘度的工作,而对于一些可引发脑出血的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免疫性疾病等,则要及时治疗,控制好病情。
2.调整情续
情绪不佳也是诱发脑出血的原因之一,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悲喜勿过,以防出现意外。
3.戒烟戒酒
烟酒会导致血管收缩,让人心跳加快并导致血压上升,同时还会加速动脉硬化,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人,预防脑出血一定要忌烟酒。
4.避免劳累
不管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超负荷的工作都容易诱发脑出血,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
5.保持定时排便
同时尽量少蹲便。蹲便时,尤其是屏气排便时,是会让腹内压力增高,从而让血压升高的,所以要注意。
6.进行适当的锻炼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运动项目,以增强体质,当然要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以防出现意外。
作者:医院神经内科,刘睿
得不错,请点“赞”哦?↓↓↓
白癜风如何治疗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bmled.com/stqz/1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