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国岸耳鼻喉科专家表示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的蜂窝组织炎,伴急性炎症和水肿。最常见的的病原体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伴有多种病原体同时感染。外耳道炎非常容易反复发作,会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症状
01
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浆液性分泌物,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肿胀较甚者,可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塞。
02
外耳道炎严重时,疼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当肿胀严重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及听力减退。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红肿成熟溃烂后,外耳道内积脓流出耳外,此时耳痛减轻。
03
外耳道炎迁延为慢性者,主要为耳部不适和痒感,常有少量分泌物,听力稍减退,外耳道皮肤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痂皮下有少量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可致出血,鼓膜可浑浊、增厚,标志不清,或因鼓膜上皮受损,其表面有少量肉芽形成。
预防方法
1、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2、要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指、发夹、火柴梗等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损伤,引发外耳道炎。
东莞国岸耳鼻喉科专家提醒:外耳道炎患者如果不及时予以治疗,可能会出现鼓膜穿孔的状况,甚至会导致患者的耳聋等病的出现。因此发现耳部不适之后,应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
温馨提示
1、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与专家一对一沟通,还可提前免费预约挂号哦~
2、还可以在下方评论区分享自己的防治的心得,帮助更多人远离疾病O(∩_∩)O~
相关阅读
6岁宝宝揉眼睛揉出“大问题”!你还在抠鼻孔?这些病都是抠出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qz/1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