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运动是养生的大忌
邓玉霞《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这样一句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说: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人的身体也是如此,常常运动就会让身体更灵活,机体功能废退减缓,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得,所以现在坚持运动健身的人也很多。但是,有些人不知道,运动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强越好。我每天傍晚锻炼身体时,几乎都能看到一个戴着近视眼镜的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围着花园外围米一圈的水泥路跑步,十几圈也不停下来,甚至专门在斜坡路上跑,他肩上搭一条毛巾,不时擦着汗。经过他身边时,我能听到他喘着粗气的声音。我很佩服他的毅力,同时,我也为他担着心。他看起来已经很瘦了,面色也不太好看,并不是强壮的身体类型。我知道他是想用跑步这种方式来锻炼身体,通过跑步让身体强壮起来。他的初衷肯定是积极的,可是他这样超强度、超负荷的运动却是大错而特错了。人们知道过劳对身体的危害。有些人总以为长期从事辛苦的体力劳动,才是过劳。他们不知道过度运动也是过劳。过度运动不仅不能帮助得到健康的身体,反而会加速健康的恶化。近些年,国内外对过度运动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长时间过度运动可以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关节肌肉韧带损伤、关节炎、青少年贫血、女性月经失调,肾组织功能受损、视网膜脱落,以及加速人体衰老等与健康相背离的负性结果。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对于养生就有这样一段话,“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其中“不妄作劳”就是说不能太过疲劳,要劳逸有度,即:“常欲小劳(小动)但莫大疲”,这便是古人养生的经验总结。怎么判断我们是不是超强度超负荷运动,主要看两个指标。第一个判断指标是自我感觉,由于运动量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所以自我感觉是判断运动是否过量的最直接指标。如果运动能使你出现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些心跳加快、周身微热,身上出毛毛汗,运动过后全身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运动使你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大汗淋漓、心跳得像要蹦出来一样,运动过后全身沉重得不想再挪步,那一定是运动过度了。第二个判断指标是心率,运动使心率增快才能达到锻炼效果,但运动过程中要保持心率在每分钟次以内。这个心率范围,可以保证心脏的每一次收缩都是有效的,能为运动的机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超过这个心率,机体各脏器就会缺氧,锻炼反而变得有害无益,就属运动过度了。如果不是职业的特殊需要,最好还是不要长时间超强度超负荷运动。过度运动是养生的大忌!记住古人的养生经验: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原载邓玉霞《保健的细节》最近文章》》》 虎杖疗疾价廉效佳 -06-15 马派中医传承|我眼中的马教授 -06-14 药对|人参与蛤蚧 -06-1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qz/1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