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江门日报台山微事"↑免费订阅
谈起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
我国糖尿病的患者逐年增多,
接近9千万之多,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糖尿病的并发症
这才是最可怕的健康杀手!
台山女生小罗
之前看东西都看不清,像是隔了层大雾,现在清楚了很多,真的很感谢医生的精湛医术。
前日,
医院的眼科病房,
经历了一场手术的小罗感慨地说道。
小罗,台山女孩,
在15岁的时候,
就得了1型糖尿病,
最近她经历的一场大手术!
通过她的案例,
也希望能大家对糖尿病重视起来!
年仅15岁就得了1型糖尿病
小罗今年23岁,台山人,在广州打工。8年前,医院确诊为“1型糖尿病”。
由于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胰岛素终生替代治疗。每天,罗姑娘都要注射4次胰岛素,但由于没有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她的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曾多次入院治疗。
罗爸爸说,今年2月,女儿的左眼看东西开始有些模糊,但一直没有治疗。慢慢地,视力变得越来越差,前段时间,看东西时总觉得眼前有黑影飘动,且伴有畏光流泪,意识到情况严重,医院就诊。
“当时,患者是被父亲搀扶着进来的,眼神很茫然。”该院眼科主任李永雄回忆道,患者的左眼视力仅为0.05,这样的视力,就是面对面都很难看清。眼底检查见到大片增殖膜和血凝块,眼底结构基本都看不清,已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5—6期。
在这之前,罗姑娘的右眼因为患有葡萄膜炎并继发性青光眼,眼球已经萎缩,处于失明状态。
“考虑到患者还这么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必须马上控制血糖,进行手术治疗,不然,今后左眼都会看不到东西。”李永雄说,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我们决定实施左眼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防止左眼病情继续恶化。
资料图片
近4小时手术救了小罗的眼睛
当时罗姑娘的空腹血糖波动于10.3mmol/L—22.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波动于3.7mmol/L—17.6mmol/L,而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0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为了控制血糖的稳定,请内分泌科会诊后并给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治疗。
“待患者血糖稳定后,3月9日,我们进行了围手术期的处理。”李永雄说,先通过在左眼球内注射一种抗VEGF药物,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的生长,避免手术中大出血的风险。
一切准备就绪后,3月19日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从早上9:30开始,到中午13:15手术结束。在持续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李永雄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左眼玻璃体切除、黄斑增殖膜剥离、全视网膜光凝和硅油填充术。
“由于患者已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晚期,增殖膜就像蜘蛛网一样覆盖了整个眼球腔,很难剥离,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视网膜损伤出血,要实现视网膜的复位就会更加困难,手术难度大大增加。”李永雄说,因此,显微镜下的每一步操作都要相当小心,平常半个多小时就可完成的玻璃体切除术,这次持续了近4个小时。
术后,罗姑娘情况稳定,左眼的裸眼视力已达到0.1,看东西较之前清楚很多。“眼睛的视网膜上面有很多微血管,就像一条条电线,维持眼睛所需的正常能供。若得了糖尿病,又没有及时控制血糖,就会导致毛细血管渗漏或者闭塞,引发这些‘电线’的异常,出现漏电甚至短路,最终导致眼睛失明。”李永雄说,由于患者之前的情况较严重,目前只能是争取在保持现有视力的基础上,再慢慢提高。术后,一定要定期复查,半年后,还要再次手术把硅油取出。
医生提醒:
患有糖尿病
一定要记得查查眼睛!
据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较为常见,但如此年轻的病例,还是比较少。
“很少人会把眼睛出问题和糖尿病联系起来。”李永雄说,其实,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眼部并发症,糖尿病引起的眼病有干眼、斜视、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等。近几年,在眼科首诊诊断出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差不多有10%的首诊患者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而这些病人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前几日,就有一位62岁的张先生,因视力下降,以为是白内障所致,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双眼视力已从原来的1.0下降至0.4,眼底发现大量微血管瘤和渗出物,黄斑水肿。“问他有没有糖尿病,回答说没有,但最后抽血检查确诊他患有糖尿病,空腹血糖高达13mmol/L,餐后血糖高达20mmol/L。”李永雄说,如果发现有糖尿病,建议患者每半年去眼科做一次检查,若突然出现视力下降,视野模糊,视野范围缩小,看东西有烟雾感、漂浮物增多,出现闪光感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他特别提醒,一旦得了糖尿病,建议患者每半年去眼科做一次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发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一旦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治疗难度便会大大增加,而且不可逆,因此,要防止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佳方法就是控制血糖,保持指标稳定。
延伸阅读
糖尿病症状隐匿定期体检很重要
过去,糖尿病一直被视为“老年病”,然而,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糖尿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近几年,糖尿病发病率呈低龄化趋势,二三十岁就患上糖尿病的并不少见。”医院糖尿病科、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赵凡说,除了家族遗传外,最主要的原因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主要有6大因素:吃得多,动得少;饮食不规律;饮食过于精细;抽烟、喝酒;熬夜、精神压力大;喜食含糖饮料。
由于糖尿病发病隐匿,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不进行常规体检很难早期发现,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可能已患病多年,延误了治疗,导致很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出现。对此,赵凡提醒,以下情况提示可能为糖尿病,应及早就医:
(1)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饮水量增加、尿量增加、夜尿增多;
(2)容易饥饿,饭量增加,但日渐消瘦、体重下降;
(3)肥胖者,食欲较以前明显增加,或出现餐前低血糖表现(心慌、出冷汗、饥饿感等);
(4)反复出现皮肤脓疱或下肢溃疡,不易治愈;
(5)伤口不易愈合;
(6)肺结核病人病情不易控制者;
(7)反复发生肾盂肾炎及尿路感染,不易治愈者;
(8)年轻人患有白内障或牙周炎、甚至牙齿松动脱落者;
(9)妇女有巨大胎儿娩出史(新生儿体重超过4kg),反复流产或死胎等异常生产史;
(10)顽固性外阴瘙痒者。
此外,他还建议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定期做健康体检,常规查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尿糖。
赵凡说,一旦确诊为糖尿病,也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面对,持之以恒按照医嘱坚持,坚持“三多一少”(多监测、多运动、多学习,少贪食),控制好血糖,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华丽的分界线
END
综合:江门日报
记者:邓榕
通讯员:曾冬怡
责任编辑:李嘉敏
大家都在看
★台山“85后”靓仔奋斗在创业路上,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幸福!
★不必东奔西跑,黄花风铃在台山开了!
★套路深!去年台山这些行业被投诉最多,街坊们切勿上当!
★小车压线路过台城天岭广场前的“鲨鱼牙”会被罚?真相是······
★重磅!广东省总工会公布了职工福利发放标准!
★深茂铁路抢先看!台山将迈进铁路出行时代,期待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qz/1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