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老知青的那些事


  何老师让大伙多写写后知青时代的题材,说实在的我还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后知青时代题材。想想我们自己本身就是有过知青经历的人哦!现在都已经奔七了,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现在依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不给国家添乱,我们每一个人不就是在诠释后知青时代的你,我,他吗?

  我想起我们五道沟集体户朱氏兄妹了。那年县里招工,大队让哥哥去体检,哥哥拿了人家的近视眼镜,怎么也看不清视力表上的字母,又不肯说明情况,引起招工单位重视,特别认真对哥哥的眼睛进行了检查,毛病检查出来了,哥哥的视网膜脱落,招工单位不接受,哥哥被病退回了上海,在一家小厂上班直到退休。现在哥哥的眼睛已经完全瞎了,他从来没有怨言没有牢骚,凭着自己的摸索,把家里整理的比我们亮眼人家还干净。每年五道沟的暖心团队,都会上门看望哥哥,给他送去一声问候一个有力的握手。哥哥永远以平静之心,感谢政府感谢知青朋友,有了退休金有了医保,他们夫妇生活的很好很好。有了在五道沟时的锻炼,现在什么困难也不怕了。

  妹妹大返城时回到了上海,和集体户的小捣蛋组成了家庭,妹妹以自己在五道沟时担任大队卫生员时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医院的小儿科,在花甲之年到来前几年,自己创业,开办月子会所,几年来历经艰难挫折,因为有了在五道沟时的锻炼,即使遇到突发事件,赔掉几百万,也没有把妹妹打垮,反而越战越勇,把会所的规模品牌越做越大。

  我想起了邻居A人家,当年下乡时老爷子是一家厂子的厂长,姐弟俩去了黑龙江农场,没多久,通过关系调到离上海近一点的安徽工矿,当时让多少人眼红哦!在安徽姐弟俩结婚生儿育女,年年都有探亲假,多神气哦!不幸的是姐姐运气不好!和一位当地人结婚没多久,生了儿子就离婚了,把儿子送到了外公家。一直到六十岁那年在上海重新组织起了新家,开始享受人生的乐趣。弟弟和上海知青结婚,生了女儿自己带了没几年也把孩子送到了上海,继续过两人世界。知青大返城了,他们是工厂职工,不在返城范围,闺女按政策回爷爷家了,他们一直到退休才回了上海。现在有了第三代了,而且是一对双胞胎,两口子整天忙了带第三代,一点空闲都没有,他们时不时的自我调侃道风水轮流转,我们到老了也要为家庭付出了!有了黑龙江安徽的历练,现在做专职外公外婆也是一个乐趣哦!

  我想起了邻居B家,当年比我晚几个月到延边插队的小王,分在我们马滴达公社的四道沟大队,他父亲经常出差到图们,在公安机关办好入境手续(马滴达属于边境地区,进出都需居民证)来过几次,也到我们五道沟集体户看看,当时他父亲就感慨,同样在沟里插队,五道沟还更艰苦,怎么集体户安排的有条有理,同学相处和和睦睦,劳动的劳动学习的学习。他儿子的集体户怎么就没有这种氛围?后来仅仅是为了一碗饭,集体户同学一铁锹把他儿子的脑袋劈开了。躺在公社卫生院的他有多可怜!现在想起当时我赶到公社卫生院去探望他的情景都有点后怕哦!他父亲从上海赶来了,医院去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过延边,作为病退被安排在一所中学的实验室当实验员,后来结婚生子,也是一对双胞胎,听说很不错!近几年拆迁搬家断了联系,想想他们一定是美美满满的。经历过那么大的生死博弈,一定比大家更热爱生活更重视健康。

  我想起邻居C家,兄弟俩一起到江西插队,一起在江西成家,知青大返城时一起拖儿带女回到了上海,一室半房子住了三代八口人,好在家规严厉,父母管教有方,三代八口人一直相亲相爱,后来老人仙逝,小孩长大成家立业了,兄弟俩互为邻居,依旧吃在一起热热闹闹,他们说了,我们退休金不高,我们把健康看的很重,每天的饭菜一定要好营养要齐全,大家聚集在一起快快乐乐,我们一定会长寿。我们没有钱远距离旅游,我们两家人家经常到近郊走走看看玩玩,同样可以饱览大好河山,陶冶自己的情操,我们很满足现有的一切,也期待更好更美满的明天。

  我想起了邻居D家。那年上山下乡,这个家的当家人母亲是个思想进步的居委会干部,带头把三个儿女一起送到黑龙江农场,三个年轻人没有辜负父母期望,认真学习刻苦劳动,凭着在重点中学打下的一点文化基础,三年轻人有的当了农场物理老师有的当了连长,知青大返城时,他们先后回到了父母身边,靠自己的实力,竞争上岗,有进入银行系统工作,有在钢铁厂当工人,有在冷冻机厂当电工。特别是他们有经济眼光,在低价没有人敢买房子时,他们就把房子买好,现在他们的生活质量没的说了!

  要说的人家很多,涉及到每个家庭的知青上山下乡的往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无论我们以前多么的艰辛多么的不易,我们终于走过来了!我们理应活在当下,立足于今天的美好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退休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

请长按下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qz/152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