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近视,也会被拒赔


你知道吗,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5岁以上的近视人数,已经达到7亿了

天呐,中国总人口才14.1亿,这意味着每2个人当中就至少有1个是近视眼…

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小宝统计了一下,近视占比高达95%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近视不仅影响生活、美观,而且还可能导致保险拒赔

如果你也近视,尤其是度数较高,达到甚至度的,那今天的文章一定要睁大眼看仔细了!

1

近视有什么危害?

近视很常见,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近视度数达到度及以上,就属于高度近视了。

高度近视的危害,不仅局限于看不清东西或者是要戴框架眼镜比较麻烦,而且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随着眼睛度数的加深,眼病的发病率也越高。

正常人的眼轴是24毫米,而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超过24毫米。

随着眼轴加长,整个眼球被拉伸,从而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变性、脱落或引发其它眼底疾病

这也是为什么高度近视患者需要尽量避免拳击、篮球、蹦极之类的剧烈运动。

就怕在运动的过程中,导致本就不太“牢靠”的视网膜出现什么幺蛾子

2

对保险有什么影响?

保险,说白了就是一份对赌合同,上面清清楚楚写明了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以重疾险为例,我们跟保险公司对赌的就是,在未来漫长的几十年人生长河中,自己会不会罹患重大疾病。

没得病,保险公司赢得我们所交的保费,得病了,我们赢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保额。

因此,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看,为了保证自己的“胜率”,会尽可能地避免承保高度近视患者。

这点我们从各家公司的健康告知问卷中就能看到——

比如达尔文5号焕新版:

比如达尔文5号荣耀版:

比如超级玛丽5号:

再比如有为1号:

3

不告知直接投会怎样?

很多人都有近视,但它不痛不痒,所以很多人都没把它当回事。

近视了,投保的时候没管它,将来会被拒赔吗?

引入两个真实案例给大家看看——

案号:()豫13民终号

年2月,河南省南阳市的小刘买了一份平安智胜人生终身寿险(万能险),并附加了一份10万保额的重疾险。

年1月,小刘突然双目失明入院治疗,出院后想要理赔,保司却以不符合“双目失明”为由拒赔。

同年6月,医院复查,提供复查资料后仍被拒赔。一气之下,小刘把平安告上了法庭。

平安向法院辩称,小刘投保时「隐瞒了多年近视的事实」,有权直接解除合同并且不退保费,同时认为小刘的病情达不到理赔标准而拒绝赔付保额。

最后的结果呢?

法院认为平安的理由不足且缺乏证据,不予采信,判其赔偿保险金10万元。

平安不服又上诉了一次,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号:()陕民初号

年6月,陕西的小波购买了一份永安乐健一生医疗保险。

投保4个月后,小波因为眼病先后三次住院治疗,做了视网膜脱离手术,左眼玻璃体切除手术,以及左眼玻璃体腔取油手术。

出院后,小波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索赔,结果却被保司拒赔。

保险公司认为,根据小波提交的住院病历,记载了他高度近视13年,属于既往症。

根据保险合同特别约定第五条:不承担所有既往症,所以保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结果呢?

法院判定保险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小波在投保时就存在合同条款规定的既往症,或者需要告知保险公司其双眼高度近视,或者小波隐瞒了双眼高度近视的事实。

以普通人的医学常识也不认为高度近视属于既往症,所以判定保司赔付小波相应的保险金。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1)高度近视对重疾险和医疗险都有影响;

2)高度近视确实会被保险公司当做拒赔的理由;

3)好在法院往往不会助长保险公司这种嚣张的气焰,并不认为高度近视是影响重疾赔付的关键因素。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肯定有嫌麻烦认栽,放弃诉讼的客户存在。

因此站在小宝的角度看,为了确保咱们将来理赔顺畅,在投保的时候还是要把高度近视当回事,该告知就一定要告知!

4

高度近视怎么办?

细心的铁子应该发现了,保险公司的高度近视标准和医学上的并不太一样。

去医院检查视力,度以上就算高度近视,但在保险公司看来,度或度以上的才算。

因此,投保的时候具体怎么选,还得看自己实际的近视度数。

小宝统计了一下目前推荐产品的要求——

(点击查看大图)

选择还是蛮多的,度以内基本没啥限制,而度以上也还有得选择,大家在投保的时候注意对号入座

如果投保前已经是高度近视患者,比如度,触碰到健康告知了却没告知,怎么办呢?

也别着急,这个问题最关键的点就在于——

投保前的近视度数是在哪查出来的?

如果所有的近视记录都仅仅是在路边眼镜店测出来的,影响并不大。

因为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一方面保险公司不一定能在这些店找到实名制的验光记录。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很难证明,当时的验光人员具有验光的资质,所验得的数据是准确可靠的。

而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当时验光的那家眼镜店可能坚持不到我们出险就倒闭了

所以仅仅是在街边小店查出来的高度近视,小宝认为并不用在意。

第二种情况,医院或体检机构查出来的咋办呢?

虽然从法院的判决案例看获赔仍然是大概率事件,但从理赔体验的角度考虑,最靠谱的方式自然还是——补充告知。

把自己投保前的近视报告提交给保险公司审核,由保险公司判断能否承保。

一般会出现三种结果,一是正常承保,这种是最好的结果,二是除外承保,将来不赔眼睛相关的重疾,三是拒保并强制退保…

总的来说,补充告知风险较高,操作之前建议先跟小宝免费咨询一下。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你认为做了近视矫正手术后,还算是高度近视患者吗?

推荐阅读

做完近视手术,我后悔了

社保一断缴,后果很严重

儿童重疾方案推荐

精华文章汇总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荔枝保》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qz/171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