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375991.html卢中南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书法家,他的欧体书法写得非常之好。我最欣赏卢中南先生书法中的那种圆润儒雅,与世无争的书法气质。
清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着。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不绞则痿,方笔不翻则滞。圆笔出以险,则得劲。方笔出以颇,则得骏。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或笔方而章法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康有为这段话是在讲书法中笔法的方圆,他详细论述了十分钟后方笔、圆笔书写应该有的姿态。而且在最后点出书法的美妙之处就在于能够“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而卢中南先生先生的书法,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
卢中南先生能够把欧楷那种比较尖锐的笔画变得圆润生动,以往欧体中存在的锋芒必露的气质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他的书法展现了一种柔和之美,体现了欧体另外一种独具特色的美感,我认为这是卢中南先生对书法艺术最大的一个贡献和创新之处。
魏晋时期最为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世称之为“书圣”的王羲之,在《述天台紫真传授笔法》中说:
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
王羲之在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阴阳两种气质类型在书法作品中应该有的表现,而一个好的书法家必然是阴阳调和,阴阳相济的,卢中南先生的书法就是如此。
卢中南先生一直是以一个军旅作家的身份面对世人的。所以他的书法虽然没有特别多的阳刚之气,但是做到了阴阳的调和,他的字阳刚与阴柔的美感相互交织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力量上的平衡。
卢中南先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和他坚持对书法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据说卢中南先生因为练习书法而写到视网膜脱落,这样的刻苦精神,实际上是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的。古代也有书法家因为练习书法太过刻骨而身体落下残疾的,比如驼背。
当然,我们并不是提倡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这样,我们应该在坚持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尽量不要影响到我们正常的身体。练字练到视网膜脱落,这样的行为确实显示出了对于书法非同寻常的热爱,但是也损害了我们的身体,并不值得我们去学习、模仿。
但从另外一面来看,卢中南先生刻苦的事迹还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北宋的欧阳修在《试笔》中认为:
古之人不虚老其心力,故其学精而无不至。
欧阳修认为,要想把书法学到精深,就必须要下尽力气,坚持到底,所谓“不虚老其心力”就是这个道理,而古人的书法之所以这么好,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卢中南先生学习书法能够刻苦到如此地步,足可见其毅力、决心,其书法能够写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就启发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书法下苦工夫,只有把功夫下到位了,才能把书法练就好。没有一个人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才把书法写好的,即便是王羲之,他也是写了好多年,每天都用手指比划琢磨字体结构,才能创作出如此生动和谐的书法形态来。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欢迎你与我一同进行讨论,坚持对书法与艺术的严肃思考。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各位喜欢小编讲的请给小编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ss/1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