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新年伊始,股价再创历史新高的爱尔眼科突然刷屏。
年年底,知名医生、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通过社交平台质疑爱尔眼科,称在武汉爱尔眼科治疗白内障,致右眼视网膜脱落。
1爱尔眼科深陷医疗纠纷漩涡年12月31日,也是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爱尔眼科收盘价74.89元/股,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60亿元。其中,盘中最高达75.50元。就在此前一天下午,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在微博上发布《再见》的文章,讲述了自己在爱尔眼科手术后右眼视网膜脱落的经历。据艾芬称,年5月艾芬发现自己视力下降,有白内障的现象。当时她所在的医院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眼科还没有恢复正常工作。经“医院退休的眼科主任”推荐,艾芬选择去爱尔眼科换“晶体”。武汉医院副院长王勇为艾芬换上高档晶体后不到2个月,艾芬视力急剧下降,继而在年10月发现右眼视网膜脱落。爱尔眼科方面随即在1月2日发布官方通告,称成立“调查工作组”赴武汉调查。1月4日,爱尔眼科公布关于艾芬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报告表示,经核实,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不过,在1月3日下午1点,艾芬继续在个人微博上贴出了她在医院所做的两项眼科检查单,以此证明当时她的眼部情况,需要在术前做全面检查。但她表示,爱尔眼科并没这么做,导致目前自己右眼几乎失明的现状。受上述消息影响,眼科第一股爱尔眼科年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大跌,盘中跌幅一度超9%,随后该股有所拉升跌幅收窄至3%左右,但午后再度大跌。
截至收盘,该股下跌8.91%报68.22元,成交.5亿元,市值较前一交易日蒸发约亿元。
亿市值背后公开资料显示,爱尔眼科于年在长沙成立;年,该股登陆创业板。上市之前,爱尔眼科拥有19家医院。上市前五年,爱尔医院数量仅为6家。到了年,爱尔眼科引进中钰资本等机构,设立并购基金,通过基金医院,加快了扩张步伐。爱尔眼科的财报数据显示,年至今,爱医院数十家,耗资超30亿元。截至年10月,医院,爱尔眼科在全国各地拥有家医院和诊所,71医院,平均每家注册资本超过万元,医院或诊所,平均每家注册资本为50至万元。年至年间,爱尔眼科新增家医院和诊所。到年,爱尔眼科工作的眼科医生超人,占全国眼科医生的25%。得益于规模扩张,爱尔眼科业绩快速增长。财报显示,年至年,爱尔眼科年收入由8.7亿元上升到99.9亿元,净利润由1.2亿元上升到13.8亿元,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上,爱尔眼科股价大幅上扬。从最初的69亿元到近期突破亿元大关,多年居创业板前十。至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更是创出历史新高,爱尔眼科市值为.60亿元,挂牌交易前夕估值37.38亿元增长约81.57倍。亮眼的业绩顺势吸引了包括淡马锡、中央汇金、高瓴、冯柳以及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股神派数据显示,截至年9月30日,公司持股机构数量家,累计持股数量7.86亿股,持仓比例23%,累计市值亿元。3爱尔眼科白内障项目营收占比近20%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爱尔眼科年一季度业绩出现短时间大幅下滑迹象,公司股价也在一季度期间,持续震荡。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化,前期积累的刚性需求逐季爆发,公司业绩逐渐恢复,前三季度营收85.65亿元,同比增长10.78%;归母净利润15.46亿元,同比增长25.60%。其中,三季度单季度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公司实现营收44亿元,同比增长47.55%;实现净利8.70亿元,同比增长62.34%。但是,爱尔眼科今年中报公布的医疗服务毛利率出现却明显下降,白内障项目毛利率也直接下降为31.06%。对于公司未来将如何做好白内障等医疗服务?爱尔眼科曾表示:
中国的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率只有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而中国人口则超过欧美日人口的总和,未来空间巨大。公司将稳中求进、进中求精,一方面升级服务品质,以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患者,同时提高转化成功率;另一方面,通过持续科普宣传,并着力打造“焕晶”优质技术服务品牌,提高先进手术的占比。
作为尔眼科的重要业务板块的白内障手术项目,近几年营收占比都在20%左右。公司财务数据显示,年爱尔眼科白内障手术项目营收为15.45亿元,占比为19.29%,年营收为17.6亿元,占比为17.62%,今年上半年营收为6.25亿元,占比为15.02%。不仅如此,白内障手术业务毛利率也较高,近几年一直维持在40%左右。公开数据显示,年,公司白内障项目毛利率达40.10%,而该数据在年为37.69%。分析认为,白内障年虽受医保基金支付政策调整影响,但公司积极推进高端术式替代。年毛利率增长到40%,白内障高端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来看,对爱尔眼科来说,若这次艾芬事件如果只是个案,估值泡沫很难破掉。毕竟A股业绩+赛道好公司太稀缺了,机构抱团很难瓦解。但从这家公司的估值来看,显然是高估了。学会趋势投资,做聪明的操盘手。进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ss/1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