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注定会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年。面对新冠病毒,从“应检尽检”到“应解尽解”再到“应收尽收”,总有人在为我们默默守护生命健康与生活秩序。他们是白衣执甲披荆斩棘的医护,是不分日夜坚守岗位的基层工作者,是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是凡人,是英雄,是点亮暗夜的光,给予我们信心与安心。
为了致敬我们的守护者,广州番禺普瑞眼科在年最后一个月,推出公益摘镜活动,让他们摆脱眼镜束缚,尽享“睛”彩人生。
戴镜各有困境
文浩(化名)是医院的骨科医生,年6月申请到天河区体育西路社区做志愿者,协助老人家生成核酸码;年10月被单位派到花都区秀全街道支援抗疫。“我很喜欢打篮球、游泳,但右眼近视多度,左眼多度,不戴眼镜打球连球都看不清楚,戴眼镜打球几乎一场球报废一副眼镜。”他说。
文浩在当志愿者
玉仪(化名)是一位社区工作者,年4月、11月在广州市越秀区矿泉街道一线抗疫。“戴眼镜真的会妨碍到工作,我是要穿防护服,戴面罩的,夏天很热会流汗很难受,冬天眼镜又起雾气。”玉仪说。
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杨灿(化名)居住在白云区均禾街,年因疫情村居多次围蔽,于是他报名当志愿者,为各家各户运送生活物品,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他幼儿园起便发现近视,如今双眼近视、度,还有度散光。“高度近视的镜片像酒瓶底那么厚,戴着特别累,而且无法选择靓的镜框。”他说。
双眼近视多度的杨展(化名)是茂名市机关单位科员,从年8月起在该市电白区乡镇参加一线抗疫工作,主要负责流调。“我出门经常忘记戴眼镜,又要跑回去拿;到傍晚视力会变得很差,戴眼镜去跑步也很不方便。”杨展说。
因为专业,所以选择
文浩在小红书上看到,医院有针对一线抗疫人员公益摘镜活动,便来做检查。此前他去过多家眼科机构了解过近视手术,没想到医院“非常专业”,让他“很放心”。
在做了视力、电脑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生物力学、眼底照相等20多项严格的检查后,文浩就等着医生给他建议术式。但是,接诊医生在看了他眼底照相结果后,告诉他是视网膜有裂孔,并安排眼底科高宇飞主任第二天为他会诊,看看他是否符合手术指征。高主任会诊后,认为他视网膜问题不大,只需定期复查,无需治疗,可以做近视手术。
文浩术前检查
“这里医护人员非常细致,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医学流程,不急于求成。我之医院,上午做检查,下午就安排手术,没有散瞳验光,我觉得不太严谨。所以我很快就决定在番禺普瑞做近视手术。”文浩道出他选择番禺普瑞的原因。
无独有偶,高校辅导员晓洁(化名)也是一名一线抗疫志愿者,她在术前检查中也发现眼底有裂孔,但是她的问题比较大,需打眼底激光封闭裂孔,治疗半个月后复查,没有问题才可以做近视手术。
“医院医院,可以看眼病,不是只做近视手术的门诊部,术前检查如果发现眼睛有其他问题,可以一起解决。眼睛只有一双,安全才是前提。”晓洁说。
晓洁术后恢复清晰视界特别开心
好医生+好技术
杨灿来医院,完医院集团副总院长、大湾区屈光手术首席专家刘泉教授来的。
“刘泉教授以前是中山眼科中心的做近视手术的大专家,一号难求,我很多朋友做近视手术,都是找的他,效果特别好。”杨灿说。
由于前房角深度小于2.8mm,高度近视的杨灿没法做ICL晶体植入术,但他又特别想卸掉厚厚的镜片,于是他决定找刘泉问诊,看是否有机会做近视手术。
“刘泉教授说,我的角膜厚度只有微米,加上我还有度散光,如果一定要手术,还会保留多度的近视。我想多度戴眼镜可就轻松多了,就决定手术了。”杨灿说。
1月12日,刘泉教授为杨灿做了微雕优视手术,即Q值引导的个性化半飞秒手术,相比全飞秒手术更节省角膜,并且可量“眼”定制的手术方案,最大可能消除低阶和高阶像差,减少术后眩光,术后视觉质量更佳。
令杨灿特别感动的是,刘泉教授非常和蔼可亲。“刘教授像哄小孩一样耐心,在手术台上一直跟我说‘不痛的,不用紧张,手术很快就完成’,我本来紧张得一夜没睡,顿时就轻松了。”杨灿回忆道。
术后一周,还有度近视的杨灿裸眼视力达到0.6,刘泉教授表示他还在恢复中,以后视力会更好。
杨灿术后复查
晓洁的手术医生则是医院张耀光副院长,她被张院长的专业和温柔所触动。她虽然近视只有度,但是有度的大散光,因此张耀光院长建议她做微雕优视,可以个性化定制。
“这里的医护都非常热情,张院长知道我眼睛比较特殊,尽管我迟到了很久,也一直等我亲诊,在手术中一直非常温柔的跟我对话,给我很大的安慰。”晓洁说道。
随着兔年开工,医院为“致敬英雄”摘镜活动圆满结束,参与摘镜的每位守护者,如愿重获清晰视界,祝愿他们未来更“睛”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ss/1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