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人是虚伪的祸害电影中的极端生态恐怖主义


人是虚伪的祸害

——电影中的“反人类”生态恐怖主义(前篇)

思扯=空语因明

生态保护似乎是严肃的事情,但也关联着似是而非。围绕生态保护,生成了很多期望和欺骗,很多嘲笑和愤怒。主流的立场把生态保护当做人类延续的保证。也有立场想要让生态保护成为超越人类的道德事业。由此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矛盾,不同人群互相指责。比较严重的对抗导致了生态恐怖主义和生态法昔斯主义。

生态恐怖主义又名环境恐怖主义,环保恐怖主义。它可以有不同含义,在这里主要指采用生态保护名义的恐怖主义。电影情节表现了生态恐怖主义的多个方面。其中有微观层面的“生态恐怖主义”,也有宏观层面的。微观层面的“生态恐怖主义”涉及很多伦理争端,这里不打算关联,只关联那些非常极端的类型——具有“反人类”色彩的生态恐怖主义。

具有“反人类”色彩的生态恐怖主义通常是科幻片的一个主题。超级英雄题材的故事,对此做了多侧面的表现——超级英雄题材在这方面有难以替代的优点。有些分散的“反人类”台词与生态相关,比如《黑客帝国》里的特工史密斯把人类比喻成“地球的病毒”。也有不少异族入侵的电影和生态破坏相关。但是它们在整体上并非生态恐怖主义的故事。这里只准备展现几个典型,对应几个不同种类的“反人类”生态恐怖主义。

第一种:“人类非常低级”的生态恐怖主义

第二种:“以动物权益为中心”的生态恐怖主义

第三种:“以植物权益为中心”的生态恐怖主义

第四种:“以生态圈为中心”的生态恐怖主义

第五种:“以生态规律为中心”的生态恐怖主义

1.基础型生态恐怖主义电影

——例:《寄生兽》,《毒液》

这是“反人类”生态恐怖主义的基础类型。“人类非常低级”主要指的是道德层面,也会指生物层面。《寄生兽:生命的准则》是个很恰当的典型。《毒液》可以被看成是《寄生兽》的简化版。

《寄生兽:生命的准则》和《毒液》的设定,都是强大的外星生物入侵地球;他们可以占据人体,具有远超人类的体能和变形能力;他们会吃人;主角都是人类和外星生物的共生体,并且人类具有主控权。

《寄生兽》有电影版(两部)和动画版(时长约分钟),其中动画版的表现更加充分,这里以动画版来做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看法不仅想把生态保护当做功利行为,还想让生态保护成为道德行为。然而,这里有巨大的矛盾。

《寄生兽》表达了人类道德和权利观念的虚伪。人类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人类基本上是在捕食者的立场上来这样认为的。人类为了生存可以捕食,可以大量消灭天敌,但是人们从来不想认可自己被捕食的合法性。虎狼对于人类而言是怪物,另一方面,“在猪眼里,人类就是单方面会吃猪的怪物”。

所以说,人类道德,在根本上就是自私的。考虑到很多道德都在否定自私,那么可以说,这些道德,在根本上也是虚伪的。——人们觉得别人的虚伪是可恶的,可是自己的虚伪却采用正义的名号。一个人对别人的“双重标准”感到气愤至极,却对自己的“双重标准”视而不见,或者理所当然地认可。对这种“道德虚伪”的克服行动发展到极端,就可能走向了“恐怖主义”。

《寄生兽》表现的“反人类”或“非人类”的生态恐怖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想让生态保护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保护。这个看法表现在一个投靠了寄生兽阵营的纯种人类的言论中。他说到,“排污的罪,远比杀人严重。环境保护只不过是人类为自身目的而制定的扭曲概念。…别只顾着自身繁荣,也要为整个生物圈考虑!…人类口口声声说正义,可世界上哪还有更崇高的正义!…人类才是地球的寄生虫。”

这里的情况看起来挺讽刺的。本来道德应该是人类利益范围内的一个秩序,但是道德同时也教育人要“不自私,不虚伪”。这个教条用到被默认的利益范围外的时候,就变成了“恐怖主义”,在生态保护的情况中,就变成了“生态恐怖主义”(非人类的)。

在电影《毒液》中,人口暴增和气候变化被认为会让地球成为不适合生存的地方,人类又只有一个地球。反派科学家想要和共生体一道成为“更高级的生命”,可以在其他星球上生活。为此,这个科学家用动物和活人来做实验。他认为人类的身体是“糟糕的设计”——这是在生物学上认为人类低级。同时他又认为,人们就知道不断地索取,从环境中索取,导致了很多环境问题——这是在道德上贬低人类。他和《寄生兽》里的那个“叛变敌营”的恐怖份子一样说到:人类才是寄生虫。

这种电影表现出来的基础型生态恐怖主义,展示了其它相关类型的前提。它直接反对那些明显的和潜在的“人类中心主义”。

2.动物权益型“生态恐怖主义”电影

——例:《十二猴子》,《宝莱坞机器人之恋2》

动物权益型“生态恐怖主义”的立场是:人类的道德总是在掩饰自身利益,动物利益被不道德地忽视了;为了强调动物权益,不惜采取“恐怖主义”行为去报复人类。

《十二猴子》讲的是,被称为“十二猴子”的动物权益保护者们用科学家研制出来的致命病毒消灭了绝大多数人类,动物占领了地球表面,少数幸存者只能生活在地下空间。这些动物保护者们看到,人类科学家用猴子和兔子等动物做实验,虐待他们。这里也提到了,人类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量生育,大量消耗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总之,人类才是地球上的祸害,可是却用“保护地球”的名义来保护自己。

《宝莱坞机器人之恋2》也和动物保护类型的生态恐怖主义相关。这里举出这个印度电影,并不是因为这个电影的制作有多好,而是因为它有些特色——天马行空的设定。这里有“太空中的正能量”,有“科学家阴魂不散的怨气”;有动物权利,有对移动社交的批评……它可能都不想把自己包装成西方文化意义上的“科幻”故事,连“软科幻”都不想,它只想表现“印度特色”。似乎,它确实做到了。

这个电影把生态恐怖主义和对移动通讯基站的恐惧结合到了一起。“反派”是个研究鸟类的科学家,对鸟类有特殊的感情。由于移动通讯基站的大量建设和频段过多,造成电磁场污染,对鸟类造成影响,导致大量鸟类死掉。这个科学家发表演讲,找官员投诉,希望能够减少对鸟类有害的频段,不能为了通讯方便就枉顾其它生物(这里表述电影里的设定,具体到现实是什么情况,就是另外的事了)。但是没有人认真对待他的主张。

他非常气愤:人们不顾鸟类死活,并不是因为这些鸟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而是单纯地由于人类的冷漠。人们一边用移动通讯网络中的手机看着闲话和琐事,另一边却是鸟类为此死去。这还不像科学家用动物做实验那种,就算比较残酷,起码还是为了获得知识。悲痛到极点,又无法改变现状,为此他自杀了。这个死去科学家的怨魂,后来返回世间报复人类。

这个电影对动物权利的宣示,已经到灵异的地步了。看起来很奇特,不过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人似乎也把“动物权利”看成了类似“灵异”的主张。很多“动物权利”的宣扬者号召人们不要吃肉,而对于肉食爱好者来说,这些人可以被贬低为“圣母婊”。

3.植物权益型“生态恐怖主义”电影

——例:《蝙蝠侠与罗宾》

植物权益型的主张显然就是:为什么那么重视动物权利?植物也要有权利。

这个类型的代表是《蝙蝠侠与罗宾》中的毒藤女。这个版本的毒藤女原本是个研究植物的科学家,热衷于保护濒危植物,在她被推进“毒液”和一堆乱七八糟的植物,冷血动物中以后,变成了“毒藤女”,从此就有了植物类的超能力。除了蝙蝠侠,罗宾和毒藤女,这个电影里还有贝恩(注射了“毒液”的超级恶棍),急冻先生,蝙蝠少……它大概是个许多角色的浮夸聚会。

植物型的生态“恐怖主义”行为而和动物权益型差不多,只不过权利主张围绕植物。《毒液》里的反派科学家向往太空,与其相反,《蝙蝠侠与罗宾》中的毒藤女认为,不要去想太空中的星球了,重要的是保护地球。人类和那些哺乳动物们自私地损害着土地和植物。对此,蝙蝠侠说:人类优先。为了对人类和其他动物进行报复,毒藤女想要借助急冻先生的力量把地球冻住,好让她喜爱的植物和冷血动物的混合体主导地球。

有个德国的讽刺短片,《爱植物人士》,只有几分钟,简洁地展示出动物权益型和植物权益型之间的对立。动物权益保护者们宣扬要素食,不能杀害动物,可是植物也是生命呀。动物们残忍地吃掉植物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人们应该吃掉那些动物,因为它们犯下了杀害生命的罪。麦粒和大米可都是植物宝宝呀,却被人们“虐待”,压碎,做成面包,残忍地吃掉了。总而言之,动物保护者们,以不杀生为理由的素食者们,太虚伪了!

前面看到,“动物权利”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够“灵异”了,“植物权利”要更加灵异。当然了,还能更加“灵异”:为什么石头,土地与河流就不能有权利呢?

空语因明









































儿童白颠疯如何确诊
儿童白颠疯如何确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bmled.com/styy/123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