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 视网膜脱落原因 > 灵光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当前位置: 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 视网膜脱落原因 > 灵光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一、复方樟柳碱的药学原理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复方制剂。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有:①调整眼部植物神经活性;②恢复血管舒缩运动功能;③稳定眼缺血时血管活性物质于正常水平;④抗氧化作用;⑤抑制炎症、抑制纤维增生,促进出血、水肿、渗出、机化吸收;⑥不扩张血管。樟柳碱是茄科植物唐左特山莨菪分离的一种生物碱,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散瞳、抑制唾液分泌等抗胆碱作用。宋琛等对复方樟柳碱的实验报告得出:此药已不是单纯的樟柳碱的抗胆碱作用,而是通过注射部位的植物神经末梢调整植物神经,调整眼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和相互比值使之波动于正常范围,从而调整眼血管的运动功能,缓解眼血管痉挛,增加眼的血流量,改善眼的组织供血。它可以调整脉络膜植物神经功能活动,使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从而改善脉络膜血管活动功能,提高视功能。
早期应用复方樟柳碱有稳定和保护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具有免疫活性的内皮素水平的作用,从而抑制外伤后内皮素的异常表达和释放。内皮素相对稳定有助于调整和维持血管的基础张力,改善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对减轻和避免外伤性缺血造成的损害有突出的作用。眼部注射复方樟柳碱可以调节眼部缺血区的血管活性物质,缓解局部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眼部供血状况。
二、复方樟柳碱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1.治疗缺血性眼病
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供应视神经筛前和筛板部的后睫状动脉或供应视盘表面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障碍或由供应眶内段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颅内段的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发生障碍所致的视神经急性缺血缺氧疾病。导致该病血供障碍常见因素为血管异常、血液成分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及眼内压、眶内压异常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后睫状动脉循环障碍造成视乳头供血不足引起视功能损害的眼病,治疗颇为棘手。
郝进在-05/-5期间观察63例63眼,应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收到良好的效果。疗效判断以视力、视野改善为准。经1~3个疗程,治愈16眼(25%),显效30眼(48%),有效12眼(19%),无效5眼(7%)。宋琛用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例,有效率为94.5%,其中1/3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已是失明眼;1/3医院长时间用抗生素、皮质激素、扩血管药治疗无效甚至恶化,用该药有效率仍90%。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后部病变报道尚少,对于缺血性眼后部病变的治疗,常规多采用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支持药物、维生素、糖皮质激素、活血化瘀中药等方法,但治疗效果欠佳。马丽等,总结62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2ml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天,急重症者行球旁注射,或两种方法隔日交替进行,14次为1疗程,根据病情需要可行2~4疗程;结果视力和视野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疗效较好。于强等于-11/-07将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有效率为36.61%。
动物实验发现在眼外伤的早期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主要是通过注射部位颞浅动脉旁皮下的植物神经末梢,调整脉络膜植物神经活动,使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稳定在正常范围,从而改善脉络膜血管运动功能,增加眼血流量,改善眼部供血状况。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又称前部缺血性视乳头病变,是以突然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和视野以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但不以中界为特征的视神经疾患,多发于中老年。
/年,葛芳用复方樟柳碱结合中药辨证治疗缺血性视乳头病变3l例,总有效率为90.3%。研究分析缺血性视乳头病变是由于供养视乳头的睫状后短动脉阻塞引起视乳头的急性缺血、缺氧以致视乳头水肿,樟柳碱通过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调整脉络膜自主神经活动,使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稳定在正常范围,从而改善脉络膜血管运动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眼部供血状况,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治疗视网膜动、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动脉内膜炎、栓塞引起其供应区域视网膜血流受阻,营养中断,影响视功能。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眼科急诊之一,对视力损害很严重,且预后不理想。-02/-01,陈建宏等报道的15例(15眼)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治疗,治愈2例,有效13例,未发现无效病例。随访时间0.5-1a,无复发者。以往临床常用压迫眼球,前房穿刺,球后麻醉,应用硝酸甘油或球后注射妥拉苏林等,但效果较差。采用复方樟柳碱治疗,樟柳碱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和散瞳等胆碱样作用,可以调整脉络膜血管的自主神经活动和缺血区血管的舒缩功能,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眼部供血状况,恢复有效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特点是静脉扩张迂曲,沿静脉分布区域的视网膜有出血、水肿和渗出,导致视力有不同程度损害,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中年以上,且为单眼发病为主。高阳等收集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32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7例,分支静脉阻塞25例,其中颞上支静脉阻塞22例。治疗方法: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香丹注射液以及汤剂桃红四物汤辅佐。疗效评价主要以视网膜出血吸收程度与视力提高情况作为依据。结果总有效率为78.13%。视网膜静脉阻塞既有血管异常,又有血液成分的改变,或血液动力学异常的因素。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能改善血流供应,促进缺血组织迅速恢复,提高视功能,增加中草药综合疗法治疗,疗效确切,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3.治疗眼部钝挫伤
3.1.治疗视网膜挫伤
视网膜挫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类损伤,可以使直接的损伤,也可以是间接地损伤所致,分轻度挫伤(即视网膜震荡)和重度挫伤,伤后视网膜浑浊水肿,视力下降。治疗多采用血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类等方法。孟秀文等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挫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7%。3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3例有轻微口干外,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袁梅将复方樟柳碱用于治疗视网膜震荡,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疗效观察指标为视力、眼底、视野,依照疗效标准分为治愈、有效、无效。对照组治愈率21%,无效率19%。而治疗组治愈率83%。
在发生视网膜震荡早期采用复方樟柳碱治疗,可以稳定缺血区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在正常范围,有利于解除脉络膜血管因缺血而导致的痉挛,恢复正常血管舒缩运动功能,从而缓解眼部缺血状况。眼球钝挫伤引起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眼外伤后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无特效疗法。传统治疗主张使用大量激素、维生素、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但效果不理想。
/年,戴冬梅等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34例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效果满意。有效率为88.24%。眼钝挫伤可引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也可引起视神经纤维血管源性的组织水肿,纤维疏松、变性,而视神经对缺氧、缺血非常敏感,局部缺血后传导功能障碍,视力下降。血液动力学研究表明,复方樟柳碱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眼部血管舒缩功能,缓解和消除眼组织血管痉挛,改善眼组织血供。实验研究显示,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或球旁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优于传统治疗方法,且无明显全身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3.2治疗视神经挫伤
眼外伤特别是眼挫伤常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常可引起不可逆性视力下降,给患者带来终生痛苦。李谊等在收集-10/-06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外伤引起的视神经病变病例共25例26眼,治疗以伤侧颞侧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为主辅助高压氧。按伤部轻重接受不同疗程治疗。治疗后的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表明,当外伤引起视神经挫伤时,视神经及眼底供血会大大减少,部分视网膜血管明显变细,所以这也是造成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复方樟柳碱调整植物神经系统而调整眼血管运动功能,缓解眼血管痉挛,增加眼血流量,改善眼组织血供状况,解除眼组织缺血,改善视神经、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功能,从而改善眼组织代谢,提高视力,达到治疗效果。
3.3治疗外伤性神经麻痹
头部外伤后致动眼神经和/或外展神经损伤并形成麻痹性斜视临床上较为多见。李博自-01/-01采用复方樟柳碱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外伤性麻痹性斜视患者2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治愈率为70%,有效率为95%。复方樟柳碱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用于麻痹性斜视治疗中,经临床对照验证较眼部电脉冲或扩血管药物辅助神经营养等效果更好。大大提高了外伤性麻痹性斜视的治愈率并为临床治疗麻痹性斜视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外伤是造成动眼神经麻痹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目前交通事故等外伤的增多,该类病患亦有上升趋势,张蔚等自-01/-12应用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取得良好效果。治疗的35例患者中,19例达治愈标准,余16例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没有无效病例,同时观察中发现20例患者患眼瞳孔括约肌功能恢复略早于上睑提肌及眼外肌。作者认为该药对动眼神经麻痹有较好的疗效。并观察到副交感神经支配的瞳孔括约肌的功能恢复略早于运动神经纤维支配的提上睑肌及眼外肌的功能恢复,考虑为该药通过调整植物神经系统来发挥作用的缘故。由此可见复方樟柳碱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对植物神经的调节优于对运动神经的调节作用的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4治疗眼部神经类疾病
4.1治疗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的病变,临床上常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视力下降。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神经营养药、激素类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等。
凌国英等应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萎缩,取得良好效果。完成1个疗程注射后,除1例患者维持原有视力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有效率为88%。其治疗原理是通过颞浅动脉旁皮下的植物神经末梢调整眼缺血区植物神经功能活动,缓解眼血管痉挛,增加眼血流量,改善视神经供血、供氧,提高视功能。经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联合其他传统的辅助治疗和护理,患者视功能获得了一定的提高,且其疗效优于以往的治疗方法。
4.2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弱视
-08始陆慧琴等将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试用于弱视患儿的治疗,结果显示在传统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复方樟柳碱治疗后视力获得提高。与单纯物理治疗比较有显著疗效。这提示复方樟柳碱联合传统物理疗法可提高弱视的治疗效果。我们推测复方樟柳碱发挥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增加视神经血供,通过调整高级神经系统活动来降低视皮层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4.3治疗眶上神经痛
眶上神经痛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差。赵宪孟自-10/—10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行眶上切迹注射治疗眶上神经痛42例(45眼),取得理想效果,38例(41眼)1次治愈,4例(4眼)2次治愈,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0.5a,无1例复发。
眶上神经痛病因不很明确,可能与局部血管痉挛、缺血、神经退行性损害等多因素有关。氢溴酸樟柳碱有缓解血管痉挛的显著效果,可通过中枢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缓解血管痉挛,以便改善眼部微循环;盐酸普鲁卡因能够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消除疼痛症状,同时对调整高级神经活动有良好的作用。复方樟柳碱中的药物成分,在治疗眶上神经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加速疾病恢复。该方法操作简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吸收完全,效果理想,可重复操作,值得眼科同道试用。
4.4治疗眼肌麻痹
临床上眼肌麻痹大多是由于外伤、神经系统疾病或全身病致下神经单元损害引起。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复视症状,影响了日常的工作、学习。李淑敏等采集/年眼肌麻痹患者31例,应用复方樟柳碱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结果治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0%。分析应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由于颞侧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与眶内动脉相连,此处注射比一般口服用药用量小且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同时促进了眼部血循环改善,直接影响了受损伤眼肌功能恢复。
4.5治疗眼睑痉挛
眼睑痉挛系指非继发性的单侧或双侧眼轮匝肌不随意的非节律的强直性收缩的疾患,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罗兴中等根据复方樟柳碱的药理性质,于-12/-12使用复方樟柳碱2ml联合维生素Bml、地塞米松5mg行颞浅动脉旁及眼睑、面肌痉挛部位注射共治疗了16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缓解率为%,所治疗的16例全部有效。所有病例均随访6mo以上,药效维持时间,痉挛全部缓解者未见复发。虽然眼睑痉挛其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其发病诱因多数是由于精神、体力过紧张、生气等情绪激动而发病。氢溴酸柳碱为抗胆碱药,为M-受体阻断剂,可松驰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尤其是微血管痉挛。由于樟柳碱、维生素B12、普鲁卡因具有调节改善血管舒缩功能,使植物神经末稍得以调整,反射性地调整皮层功能,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眼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改善支配眼肌的神经及供血,使其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正常兴奋性,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5.治疗眼部血管类疾病
5.1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代谢障碍而导致全身微血管循环障碍在眼部视网膜的表现,糖尿病损害视网膜主要是由于血糖增高,小血管管壁增厚,渗透性增大,使小血管更易变形和渗漏。张金生将复方樟柳碱用于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56例患者经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2个疗程后,有效49例,无效3例,无变化1例,视力下降3例(治疗过程中发生眼底玻璃体出血),总有效率为87.5%。
据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眼部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视网膜微循环血管的破坏,致使视网膜缺血、出血。复方樟柳碱具有调整自主神经系统,调整大脑皮质,改善血管运动功能,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并可促进出血、水肿、渗出、机化吸收,促进视力恢复功能,从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2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常见于中青年男性,散在的和自限性的眼病。本病虽然有较大程度的自限性,但有的病例可延续多年,造成视功能不可逆损害。自/年李洪润对58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于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10次为1疗程,同时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均作视力和眼部检查。治疗结果:58眼中,25眼治愈(43.1%),有效30眼(51.7%),无效3眼(5.2%),总有效率为94.8%。
CSC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病因未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曾对此进行了多项临床和实验研究,多数人认为血浆中儿茶酚胺(即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与CSC的发生密切相关。复方樟柳碱通过注射部位的植物神经末梢调整植物神经系统降低cAMP,从而减少肾上腺素合成,减轻血管痉挛;调整皮层,改善睡眠,改善眼组织供血,提高视功能。使用高压氧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CSC有效率达94.8%,不仅可加速水肿的消退和渗出的吸收,还能缩短病程,提高视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6.眼部的其他应用
6.1修复视网膜损伤
岳红云等针对防护激光治疗中非治疗区功能降低问题,运用复方樟柳碱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复方樟柳碱可以防止视网膜光损伤的进展,并修复损伤的视网膜非治疗区,改善视网膜功能,提示其对于视网膜光损伤的治疗有良好前景。
6.2治疗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积血常见于眼外伤和各种原因所致的眼底血管破裂之出血,目前对于玻璃体积血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王健康自-01/-06收集玻璃体积血30例。其中重度者4例,中度者18例,轻度者8例。全部病例均无开放性伤口,出血后1~7d内就诊者28例,超过1wk后就诊者2例。采用血栓通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玻璃体积血30例,治愈13眼,好转15眼,总有效率93.3%。
本组玻璃体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眼底疾病。因玻璃体中留有胶质,又无血管,其代谢过程较低,血液进入玻璃体内不仅使介质混浊,而且能刺激以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破坏玻璃体凝胶结构,造成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通过调整脉络膜植物神经功能活动,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眼的微循环,促进出血吸收。血栓通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因此,血栓通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确切,安全易行。
6.3改善青光眼术后视功能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威胁视觉的眼部疾病。目前,治疗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保护是21世纪青光眼治疗的热点。王海波自-09以来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经手术解除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患者4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4例患者视力在治疗后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6,5例治疗后视功能无改善;视野总灰度值低于治疗前;VEP显示视神经功能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基本无不良反应。宋琛等已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复方樟柳碱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复方樟柳碱通过颞浅动脉旁的植物神经末梢经眼动脉调整植物神经系统,调整脉络膜血管反应,改善脉络膜血流,降低cAMP,从而减少肾上腺素合成,减轻血管痉挛,调整眼血管运动功能,改善眼组织供血,提高视功能。
7毒副作用及禁忌症
经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据资料统计仅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轻微口干、头晕、心慌等。临床应用禁忌症:脑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有普鲁卡因过敏史者禁用。对于用过扩血管药和激素治疗无效者,需适当增加疗程;青光眼和心房纤颤者慎用。
三、展望
十年来全国多家医疗机构临床应用表明,复方樟柳碱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缺血性眼病及其它相关眼病具有良好疗效,特别是对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疗效独特,并优于传统疗法。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可见该药为一种使用安全、疗效显著、适应证广的眼科用药。采用循征医学继续开发其临床应用范围,并科学观察总结其临床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其治疗各种眼病的机制是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控销品种
安徽华益医药学术团队推广
学术研究员:刘召军苗路路焦君宇金莹莹
学术顾问:李京平李银环袁征
学术咨询
销售招商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要多少钱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转载请注明:http://www.kmbmled.com/styy/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