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世界上最动听的话


作者小档案

笔名:五月

年龄:不惑之年

性别:女神

城市:沈阳

爱好:锻炼、读书、写文章……

和甲状腺的那点事儿:年9月检查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当月即在中国医院行甲状腺癌手术

昨天下午,我通过网上诊室把复查结果发给我的主治医生。傍晚时,我收到了他的语音回复:“甲状腺球蛋白很低,证明身体里没有病灶残留……目前看各项指标都很好。”我心里一阵狂喜,讨厌的癌细胞终于滚蛋了!真是神清气爽!我忍不住把他的话听了一遍又一遍,回到家又激动地播放给老公听,老公也高兴极了。

马上我手术就满两年了,回想起两年前的患癌经历,就和今年这场疫情一样,仿佛是一场噩梦。

心理上的打击远比身体严重

年9月的一天,医院检查甲状腺,突然想起自己以前体检时也查出有个甲状腺结节,好久没查了,这次顺便也查查。于是我也预约了彩超检查,检查完给医生看结果,医生沉默了一会对我说:“你这个结果好像不太好,医院查一下。”我心里咯噔一下。

随后医院的彩超。拿到彩超结果,我看到上面写着神秘的“RADS5级”的字样,心里更慌了,想赶紧问问医生,但当时医生已经下班了。

回家后我上网查了一下RADS5级的含义,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心神不定,想尽快找权威的医生给看看,可是甲状腺科的号特别难挂,好不容易预约了几天后的号。

终于熬到了见医生的日子,轮到我了,老公陪我一起进去,忐忑地把检查结果递给医生看,医生仔细地看了我的检查报告,告诉我:“左侧甲状腺癌,转移淋巴。建议尽快手术。”这几句话真如晴天霹雳,实在让我无法接受:我一直身体好好的,这怎么突然就“癌”了,还“转移”了呢?最近我刚开始每天坚持跑步,还感觉身体棒棒的呢!

我当时脑子已经没有思考的能力了,在老公的陪伴下,晕晕乎乎地离开诊室,在医院后面凉亭的长椅上躺了好半天,等情绪稳定了才往家走,一路上我们谁也不说话,估计老公也被这个结果震懵了,走走停停,感觉走了好久才到家。

回家后,老公急忙联系了一个做医生的同学,打听这病的情况。他同学不是这科的,也不太懂。但很快回话,说打听到有得过这个病的朋友,就是做个手术而已,啥事没有。我当时只当是她好心地在安慰我,心想我这都转移淋巴了,能那么简单吗?

那段日子内心饱受煎熬,每天强打精神上班、做家务……

更难的是怕年幼的孩子无法承受,当着孩子的面我努力装作若无其事。

有一天,孩子班级发起了一个家长录寄语视频的活动,说是自愿参加的,但我很想给孩子录一段“最后的寄语”。于是趁孩子不在家,我振作精神,换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用手机开始录,反复录了好多遍,因为以为这是留给孩子最后的纪念了,弥足珍贵,仿佛要把余生想对孩子说的话都讲出来,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心里翻江倒海,表面上还要云淡风轻。

那段时间,一有空老公就会陪我到郊外的公园走走,想帮我散散心,每次去我都以为那是自己最后的郊游时光了,心情复杂难以言表,以至于现在对那个公园还有心理阴影。

手术比等待时心理更轻松

终于熬到了手术的日子,我反倒感觉很轻松。医院、医生、护士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因为我知道他们是能帮助我减轻病痛的人。虽然手术过程可能很痛苦,但这一切结束之后,那些可怕的癌细胞就离开我了。

麻醉,手术,醒来……亲戚们都来看我,老公也忙里忙外地悉心照料。术后第一天真难熬,不能乱动,头皮都躺麻了。到第二天我能下地了,但仍觉得左侧后脑勺还有点麻麻的,后来医生告诉我应该是神经有一点受损,慢慢习惯就好了。果然,我现在基本没什么感觉了。

改变,从调整自己的心态开始

回想起这两年过山车一样的经历,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是思维方式。从最初查出甲癌的震惊,恐惧,然后到气愤(都说好人有好报,我这么善良,为什么会得癌症?)再到失望(你善良又怎么样?没处说理去!),反思自己以前的经历和生活习惯,觉得确实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爱生气,爱焦虑。发病之前有过很严重的焦虑症状,当时自己觉得是因为家庭中、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没有办法解决的事,烦闷不已,后来想想,其实别人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但并没有像我那样没完没了地生气、焦虑。

术后我暗暗下定决心,觉得再不改变,不好的情绪状态还是会影响我的健康,是时候必须做出改变了!

手术后我开始积极地锻炼身体,骑单车、散步、有时还练习瑜伽。我也更加珍惜亲情、友情,更加珍惜和周围人的连接。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当我身处绝境的时候,任何一点小小的安慰对于我都是巨大的力量,反过来我也可以给予别人力量。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很渺小,只能影响我自己,给不了他人什么帮助。这两年里,我开始尝试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我发起过社区公益劳动、学生社会实践、电影点映活动等,我的影响圈好像扩大了。

作者最近读的部分书籍

这两年里我读了很多书,大部分是关于情绪管理、亲密关系、家庭教育、沟通方式的书,也买了一些听书APP的会员,做家务时听一听。遇到特别有感触的句子还设置成手机屏保,时刻提醒自己。我用书中学到的道理,以理化情,开解自己,避免总是很情绪化。

比如抱怨患甲癌这件事,在学习了论语中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后,我这么给自己解释:假如这种病是有一定患病比例的,平均每个城市1个,那我是不是认为我不应该得这个病,而应该是别人得这个病呢?我凭什么认为“坏事”就不该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只应该发生在别人身上呢?那为什么抽奖的时候,我就希望“中奖”的是我,而不是别人?

这样一想,自己就会明白:其实无论所谓的“好事”还是“坏事”,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概率相等的。所以,事来了,先别急着愤恨抱怨,保持稳定的情绪,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才是理智的做法。

作者参加的读书会活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稳定的情绪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也是保持家庭和睦、工作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学习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还在公开场合做过两次情绪管理的讲座。分享自己的经验时,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还提了很多问题和我讨论。通过自己的讲解,让那些帮助过我的知识也能帮到其他人,真的让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有空时我还参加了一些读书会、英语角之类的文化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也学会从多个视角考虑问题,不像以前那么固执了。

得过甲癌之后,我的生活态度比以前积极了很多,但是,我心里仍然一直有一道坎,我始终没有勇气和别人坦然地谈起这段经历,甚至刻意地回避它。

前几天,我远在国外的一个大学同学找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yy/175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