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近视人群如何预防视网膜脱落


什么是视网膜脱离呢?

我们把眼球比作照相机,它的底片就叫视网膜,后者是由9层神经细胞织成的精密网。视网膜脱离就是指底片掉下来了。例如高度近视的眼球,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被撕扯出了孔(看图),液化的玻璃体以及房水(眼球内部循环的液体)进入裂孔和视网膜下方,将视网膜和它后方原本贴合紧密的色素上皮层和眼球血管层分开(图中白色部分)。就像一幅画,逐渐从墙上撕脱下来,因此导致视力下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近视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每年的发病率是万分之一,发病高峰期在40-59岁,高度近视人群的患病风险更高[1]。(想了解高度近视基因,点这里:基因的秘密:你的孩子为什么会近视?)95%以上患者通过手术可以成功治愈,但可能手术不止一次,以及术后视觉质量不再精致。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报道,术后有46.58%患者长期存在视物变形[2],而且患上抑郁症比例更高[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包括:轴性近视:眼轴越长、风险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科普要控制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做过白内障手术,特别是玻璃体丢失、玻璃体脱出(做过前玻璃体切割);眼外伤,例如拳击伤、跳水运动员;对侧眼睛发生过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周边视网膜出现视网膜变性区,包括格子样变性区(所有近视人群都要每年做散瞳检查,由眼科医生仔细检查赤道部视网膜);美国眼科医生有警告说[4]:10%人群有视网膜裂孔,只是没有症状,只有很小一部分进展为视网膜脱离。那么近视人群该怎么做来预防视网膜脱离?01

每年散瞳检查周边视网膜

眼球不是一个充水的气球,它的内部有一个大果冻来填充和支撑眼球内部的零部件。玻璃体就是果冻,与视网膜的接触面积很大,确保视网膜在人体运动时不会震荡。毕竟视网膜是9层神经细胞织成的精密网,还有穿插的密集血管网,精密娇贵,眼球变形时(例如拳击眼球)就会导致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和视网膜粘附最紧的解剖部位包括:玻璃体基底部(周边视网膜)、视网膜血管走行处、黄斑。这些粘附的部位也是玻璃体对视网膜产生拉力最大的地方,也容易因为玻璃体牵拉而出现视网膜裂孔,渐渐地,玻璃体对视网膜裂孔的边缘产生向心性拉力,液化的玻璃体以及房水(眼球内部循环的液体)进入裂孔和视网膜下方,出现视网膜脱离;或者玻璃体牵拉血管,撕裂视网膜表面的血管,引起玻璃体积雪。所以,近视人群要每年看眼科医生,滴散瞳眼药水,由眼科医生仔细检查周边视网膜。02

周边视网膜发现了格子样变性

这是玻璃体牵拉对视网膜引起的最早期病变。6-8%人群有视网膜格子样变性,45%患者双眼都有,所以另一只眼睛也要保持警惕。只有不到1%的格子样变性患者会发展为视网膜脱离。所以不要怕,从未发生过视网膜脱离、有视网膜圆孔的格子样变性并不一定会发生视网膜脱离。安静的格子样变性,随着逐渐的视网膜萎缩,35%年轻的近视人群会出现视网膜裂孔,2%出现极小范围的视网膜脱离,但是不危险,进展缓慢。一般来说,在格子样病变内存在视网膜圆孔,以及有极少量的视网膜下液,这些不需要治疗的,需要定期看医生,评估小范围的视网膜脱离有没有进展,进展了才需要激光治疗。如果您的视网膜有格子样变性,就要留意有无频繁的闪光感、眼前飞蚊增多,这些现象说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比较高,需要马上看眼科医生、进行激光治疗。做过激光治疗的视网膜格子样变形区(12-3点钟位)03

周边视网膜发现了视网膜裂孔,但是没有症状

无症状的裂孔通常是有盖的裂孔和萎缩性圆孔。裂孔的边缘不存在玻璃体牵拉力,因此不太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尚无回顾性或随机临床试验支持这种裂孔需要激光治疗。所以,不需要做激光治疗,每年复查一次就好。还有,发生格子样变性的眼睛,如果出现马蹄形裂孔(看图),视网膜脱离常常会发生,需要做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的马蹄孔(8点钟的位置,白色激光围了一圈)04

周边视网膜发现了视网膜裂孔,而且有症状

如果近视患者表现为频繁的闪光感、眼前飞蚊增多,这是玻璃体牵拉增加的表现,说明存在玻璃体后脱离。如果这时检查发现玻璃体中存在色素细胞或积血,那说明存在视网膜撕裂。如果不给予治疗,一半患者将会发生视网膜脱离。因此需要立即进行激光治疗。1点钟的位置有两个裂孔,打了2圈激光05

激光光凝

视网膜的激光治疗就是利用激光的热能烧灼裂孔周围的视网膜,打一圈,把裂孔围起来,烧灼之后就出现白色的瘢痕,这样把视网膜和后方的脉络膜紧密粘连在一起(热焊)。这样可以对抗玻璃体的牵拉力,防止液化的玻璃体进入裂孔和视网膜下方,可以将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减少至5%以下。近视人群,请不要忽视眼睛的健康检查,每年要筛查近视的并发症。参考文献:1.ZouH,ZhangX,XuX,HeZ:[Epidemiologysurveyof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inBeijingdistricts,Shanghai].[Zhonghuayankezazhi]Chinesejournalofophthalmology,38(10):-.2.ZhouC,LinQ,ChenF:Prevalenceandpredictorsofmetamorphopsiaaftersuccessful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surgery:across-sectional,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yy/183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