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S100B对轻型头部外伤患者发生颅内出


65岁以上老年人好发头部外伤。在成人头部外伤患者中,90%属轻型颅脑创伤(MHIs),GCS评分13~15;仅7%发生颅内出血,而且多数不需要外科干预。目前,颅内出血诊断主要依靠CT检查以及留院观察,尤其是出血风险较高的老年或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于是“高风险”人群的入院率和经济负担显著增加,因此具有争议性。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由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钙结合蛋白--SB是一种损伤标记物,脑外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破坏以及短暂的血脑屏障功能异常时,其血清浓度升高。

医院的HeinrichWolfgangThaler博士等,开展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分析SB蛋白检测对65岁以上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轻型头部外伤者出现颅内出血的筛查价值,结果发表于年7月《JournalofNeurosurgery》在线。

该研究纳入奥地利2医院在年5月至年10月期间的例GCS评分13-15、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MHIs患者或65岁以上的MHIs老年患者,排除严重颅脑外伤、有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癫痫、抗凝药物治疗、酒精中毒和凝血障碍者。研究对象在伤后3小时内留取血样,SB蛋白>0.微克/升作为阳性结果。患者均作头颅CT(CCT)检查,有颅内血肿为CCT阳性。将CT结果与SB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例患者中CT检查有颅内出血50例;其中硬膜下出血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和脑内出血14例。

在例血清SB蛋白检测阴性患者中,仅1例CT阳性;例血清SB蛋白检测阳性患者中,CT阳性49例(表1)。

GCS评分与SB蛋白值有良好的相关性,SB蛋白水平较高提示临床预后较差。

表1.例MHIs患者的SB蛋白水平和CCT检查的比较。

作者认为,在老年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轻微头部外伤患者中,SB蛋白<0.微克/升可以准确预测头颅CT阴性结果。临床中,结合SB蛋白检测,可以减少30%左右患者的住院和CT检查。

(钱春华编译,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郑锋审校,《神外资讯》编辑部主编、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bmled.com/styy/23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