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孩子颅内出血妈妈悔不当初都是ldqu


开篇

年轻的父母坐在床边,满脸的沮丧。他们一个半月的儿子,本来白白胖胖,活泼可爱,但是现在却躺在床上,精神萎靡,间伴有烦躁、哭闹,全身都散在瘀斑,其中有一块,接近小朋友手掌那么大,并且还有增大的趋势,用他妈妈的话说,我只是用力抱紧了一下,就感觉瘀斑出来了。

现在把孩子放在床上,两夫妻都不敢用手去碰,生怕一用力,就加重出血。

孩子伴有烦躁,不排除颅内出血的可能,人体的重要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都可能会受影响,即使不会出现这些重要体征的改变,也有可能留下后遗症。

为了解颅内情况,医生带孩子去做颅内CT,在CT室门口,妈妈不敢进去,坐在外面的凳子上,双手合十,紧闭双眼,与其说是为孩子祈祷,不如说是在祈求内心的安宁。

妈妈一直很内疚,觉得是因为自己愚蠢的坐月子方式,导致孩子如此严重的后果。

其实,半个月前,家长就已经发现了孩子不对劲,当时孩子一个月,肢体动作多了很多,一次,他不小心用指甲挠到自己的脸颊,但是挠破的地方一直渗血不止。医院,又觉得只是一点点渗血,有点大惊小怪。于是妈妈一只手抱孩子,一只手按压,两天过去,终于不出血,可是在入院前几天,父母发现孩子身上莫名其妙地出现出血点、瘀斑,扩展迅速,并出现烦躁,医院。

来医院查了最基本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血常规显示中度贫血,PT和APTT明显延长,根据临床资料,高度怀疑缺乏维生素K因子。

1

一个小小的维生素K

为何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维生素K是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可以合成体内的凝血因子(如Ⅱ、Ⅶ、Ⅸ、Ⅹ等),如果缺乏,血液不能正常凝固,是引起新生儿、婴儿出血症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在未接受维生素K预防的婴儿中,发病率可能为0.25%~1.70%。

2

该患儿的维生素K缺乏,

原来是坐月子不当惹的祸

经过查问病史和完善辅助检查后,其他疾病都可以排除,但是孩子妈妈提供的一个病史,让我们很吃惊。

妈妈说:自己初次做母亲,没有经验,向家里的老人讨教了很多坐月子方式,其中一个就是:在孕后期和出生后,不吃蔬菜和水果,因为那些东西都太寒凉,对孩子不好,尤其是生后发现是个男孩子,更加如此,怕“寒凉”过甚,阳气不足,影响男孩子的形象。因此生后至今,妈妈几乎从来不吃水果和蔬菜,没想到留下了极大的健康隐患。

而我们知道,维生素K多存于绿色食品中,进食不够,维生素K很容易缺乏,就容易导致出血和出血倾向,孩子稍微一点外伤,就会流血不止,该患儿在入院前半月抓挠后出血难止住,就是维生素K缺乏的表现,只因当时症状不重,未引起家长重视,如今孩子出血加重,颅内出血,才来就诊。

其实,蔬菜、水果从理论上而言,根本不存在是否寒凉一说,冰棍都可以吃,为什么水果、蔬菜不可以吃?一吃进去,经过消化、代谢,再“寒凉”的东西,也是热气腾腾,因此这个家长这种坐月子方式是绝对错的,要注重动物蛋白的摄入,同时也要摄入绿色食品,做到雨露均沾。

3

缺乏维生素K

怎么办?

对于这个病而言,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关于最佳的预防方案和口服与肌肉注射维生素K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的争论已有很多,目前各国尚无统一的方案。

年,美国儿科学会继续推荐所有新生儿预防性肌肉注射维生素K1mg肌肉注射或2mg口服。

我国推荐预防方案不一,有出生时注射维生素K,而后小剂量多次口服预防,也有多次小剂量注射以及完全口服预防至出生后3个月。

而对于孕妇而言,特别是服用抗癫痫药物等抗凝药物的孕妇,在分娩前2~4周开始服用维生素K10mg/d,直至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肉注射维生素K1mg;或在妊娠最后3个月内肌肉注射维生素K10mg/次,共3~5次,临产前1~4h再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维生素K10mg,以预防早发型维生素K缺乏。

如果是正在喂奶的乳母,目前建议乳母口服维生素K5mg/d,同时乳母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水果的摄入,以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水平。

该患儿很幸运,经过几天治疗后,颅内出血得到相应控制,虽然他最终健康出院,可是他惊险的经历却让母亲心有余悸。

作者

肖生平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初期好治吗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zz/117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