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来说,这不算什么严重的大病,但这次就医经历不在我预想之中,却是我作为陪伴的一次亲身经历,我印象中,一直以来对本地医疗资源和水平还是很认可的,除非到了紧急情况,危及生命的时候才需要到广州诊疗,不过这一次就让我重新认识了。
妈妈的视力不好,有一天早上视力突然模糊加剧了,然后去附近一门诊看,白内障较往年加重了,过医院看了门诊,建议做手术,还是不放心,就回总院再看了个门诊,也是建议做手术,老年人常见的白内障手术,眼底问题暂时就没什么好方法可以解决,建议定期观察,然后看情况再处理。
就这样安排了住院,准备手术。住院那天继续散瞳继续检查,发现似乎应该先处理眼底问题,会比较合适,这个比较紧急,后来眼底医生来看了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建议转广州。
那时的我也没特别感觉,还是挺淡定的,也许是因为医学院毕业的,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常见病——视网膜脱落,那就准备好资料转院吧,分级诊疗我还是很支持的,省城广州看这些疑难杂症也是会多很多。
然后是怎么转呢?医院安排好,直接转过去手术?想法挺好的,可事实是要自行转!自己去挂号看医生。心里就瞬间的,这就太难了。
医院的号能那么容易挂吗?
后来验证发现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也许是在疫情期间,都在网上预约后再去就诊,今天挂明天的,专家号肯定是没了,况且专家也不是天天出门诊,第二天有个副主任的号,先过去看看什么意见吧。
第二天早上出发去广州,历经90分钟,停好车了,停车场不错,有两层给就医人员停,八点半去到就要停负4层了。辗转寻路,做好了测视力、测眼压、散瞳,然后继续等,十点多吧,差不多十点半的时候,终于轮到了,差不多是前一天预约的那个时间段,广州的这个预约时间还是安排的挺准的,医生看了下眼睛,看下东莞的检查资料,很快的写好了病历,然后说,你去楼上看看能不能找到教授加号,让他看看能不能做手术,这个手术难度挺大的。
跑上跑下,苦苦寻觅,其实还是看不到教授在哪,只是找到人告知没号了,等下周预约挂号成功了再来吧。想想也是,都快11点了,还有号可以加么?好在透露了一个消息,提前一个星期放号,今晚五点预约下周二的,就这样,打道回府了。
准备五点了,好紧张,要抢号了,比抢火车票还紧张,一共只有22个号!容易抢么?点击,系统错误,再点击,系统错误,继续点击,成功了,多么开心的支付了元。支付完一看,那时应该1分钟结束吧,没了一大半的号了,后来十分钟后看,一个号都没了。
特需门诊的体验
就诊前一天有信息确认及注意事项,到了后门口管理很严格,门口好多人,最多只给一个家属陪同进去,进去之后,地方大,就显人少,也安静好多。
照例是测视力、测眼压、散瞳,继续等待,教授有个助手,助手出来看了下资料,然后先开检查去做吧,看完结果再确定手术方案,这手术难度也好大,然后开了检查,去交费,哇塞,四千多,特需加倍收费,瞬间好心疼,不过还是可承受范围内,值吗?还是挺值的,缴费后就专人带领去做检查了。只是遗憾没有买高端医疗。
特需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VIP,病历上也会盖个章“V”,检查专人指领,优先检查,所以基本算是不用等待的,但是即便是不用等待,这套检查做完下来也快两个钟了,还有一个视野检查,因为散瞳了当天就不能做,所以如果自己去排队做检查要多久?不敢想象,要一天?两天?我觉得一天肯定是没少的了,顺利的话两天应该可以。
眼科检查每项耗时都比较久,睁大眼睛凝视检查真的很累的,可以想想把眼睛睁开支持30s?1min?甚至更久。好在结果都是可以当场出,少了等报告的时间。
拿着结果回去,给教授看了后,教授也好直接,那就去室预约做手术吧,要排多久?估计要两三个月吧!
当听到这个时间心里怎么想?真的有这么多人在排队吗?怎么缩短排队时间啊!
其实两三个月手术等候时间,也医院,只是到了室说还有一百多个,大概要六至九个月,这个时间就奔溃了,有特需住院部吗?没有。
医疗资源真的很紧缺,很匮乏。
回去再研究下保险公司提供的绿通服务,看看有没有单独可以提供绿通的公司,单独的价格不便宜啊。然后在漫长的等待中,医院打过来的电话,安排好了,这时发现原来是日间手术,这才明白为什么绿通服务中,住院和手术是分开两项写的,而不是我理解的能安排住院就可以安排手术了。
时间安排好了,那就继续出发广州了,术前检查一天,术前评估签字一天,手术一天,术后一天复查、术后一周、术后一个月、术后三个月、术后半年复查。
前天刚术后三个月复诊完,感谢各位的关心,妈妈术后恢复良好。
写这篇文章不是说就医多么复杂,只是通过这次省城的亲身就医经历,更新了过去的一些认知,和大家分享下。
关于对保险的新认识请见下一篇文章《医疗险换代了吗?》。
CJACKONE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zz/1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