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对“糖友”的两大作用
走路作为最简便易行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WTO认定的“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持科学步行有助于平稳血糖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欲控“糖”走路不要随心所欲
从临床的实际效果看,如果只走10分钟,降糖效果并不明显。而在20-30分钟后,血液中的糖分大量消耗,降血糖的作用才会明显。如果超过40分钟,运动量较大,身体就开始消耗脂肪,尽管也有降糖作用,但不是最佳状态。因此,如果每天保持1-2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轻松愉快的快步走,对控制血糖很有帮助。
运动的时机一般选择在饭后1小时左右。饭前饥饿的时候运动容易诱发低血糖,而饭后,血糖浓度比较高,也不适合。运动前后最好定期检查血糖,以便随时观察运动过程中身体反应,及时调节和掌握运动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餐后1小时左右,胃内糖类食物的吸收最快,血糖也会明显增高,为了有效抑制餐后血糖升高,达到削峰控“糖”的运动治疗效果,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坚持餐后1-2小时内行走30-40分钟。如果是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注意步速不要过快,步行时的心率每分钟不超过(-年龄)*60%,即60岁患者步行时的心率不得超过96次/分,以免步速太快引发心率异常,导致心绞痛的发生。
除了快步走,如果血糖控制良好,没有任何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以做一些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跳绳、游泳等。要注意的是,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不能选择剧烈跑跳、弯腰等动作的运动,运动量也不能过大,否则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诱发眼底出血等情况。此外,如血糖波动较大、发热及呕吐、腹泻后有低血糖倾向、结核活动等,也不能进行运动。总之,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自身条件比较好的并有可以把运动时间延长,可以达到每天1小时左右,运动也应该个体化。
正确的走路姿势
头部:头部摆正,不要盯着脚下,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
胸部: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让全身线条收紧。
手臂: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
肩膀:让肩膀放松,耳朵、肩膀、髋关节、膝盖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呼吸:走路时可以有意地调整呼吸,走三步吸气一次,然后走三步呼气一次。
步幅:每一步比平时多向前迈10厘米,同时配合充分的上肢运动摆动双臂。
频率:保持每分钟~步,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全身都参与进来。
贴心提示
步行运动需注意预防足部损伤,穿有弹性、鞋底稍厚、鞋带不软不硬的鞋,如运动鞋。要经常检查鞋中是否有异物,及时清理以防受到伤害。足部或其他部位受到小医院治疗,不要觉得“没什么”,否则往往酿成大祸,导致严重感染、坏疽、截肢。另外,还需注意运动时携带血糖仪、糖类食物、求助卡,以便及时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及时自救,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zz/1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