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青少年防控近视如何做专家说谨防3大误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前不久,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连日来,孩子们的近视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老师们的重视。家长们都有哪些误区?爱护眼睛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一起跟教育小微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孩子如果是假性近视可逆吗?眼镜到底该不该给孩子配上?如果看不清,做手术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关于保护孩子视力的问题,很多家长有一些误区。今天,我们一起来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医师王凯为大家解答疑惑。

问号一

假性近视是不是有可逆的可能?

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问号二

眼镜一旦戴上就摘不下来了吗?   

 一些家长认为,眼镜不能轻易戴,一旦戴上就摘不下来了,而且越戴越深。这实际上少了一个对照方,就是不戴眼镜的患者会怎么样?由于视觉模糊本身会加快近视进展速度,所以青少年近视患者不戴眼镜,度数增加的速度一点都不比戴眼镜的慢。有的孩子度近视了,家长还不让孩子戴眼镜,幻想着度数能慢慢逆回去,或者认为不戴眼镜度数就不加深。

事实上,近视患者长期不戴眼镜或不采用其他矫正方式,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首先是生活视力不良,看不清黑板,影响学习成绩,也容易撞东西;其次是近视度数的加深速度不慢于戴镜矫正的患儿,甚至还会更快;第三是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丧失,一旦戴镜可能会看近看不清,俗称“小花眼”。由于长期不戴眼镜,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丧失殆尽,矫正后看远清楚了,看近往往表现为“花眼”状态。对于此类患者,要在矫正近视的同时进行调节功能训练。

问号三

做了近视手术是否就一劳永逸了?

首先,近视手术是有适应症的。角膜激光类手术由于是在角膜组织上进行手术,需要患者的角膜厚度能承受近视的矫正量。其次,近视手术并不改变已经拉长的眼轴。近视手术矫正的只是屈光度,这意味着度的近视眼患者和度的近视眼患者,可能术后都达到1.0的视力,但二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几率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发生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前者。第三,近视度数越高,通过激光手术切削的角膜组织越多,术后出现近视回退、继发角膜扩张等并发症的几率相对升高。因此,眼视光医生在给患者做近视手术前,都会做术前评估,判断患者能否进行近视眼手术。

近视手术本身,改变的只是眼球屈光度,并不改变由于近视带来的潜在视网膜病变风险。因此,青少年近视一旦发生,首要任务是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速,避免成为高度近视。

怎么防近视?近视了又该怎么避免度数加重?健康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dy/150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