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哪里能买到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88851.html古人云:四世同堂享天伦。而在南宁二中,也有一个师生“四世同堂”的神奇组合——在该校高三文科特训班,地理老师李盼月是班主任梁凯学生时期的老师,而班主任梁凯又是语文老师贾漪学生时期的历史老师,他们共同带领该班学生在年高考中书写了令人刮目的成绩:全班21名同学高考总分均达到分以上,其中,学生韩思雨一举拿下全区文科第一名。
师生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李盼月、梁凯、贾漪、韩思雨)(南宁二中供图)
长大后我就成为你
至年,贾漪就读于南宁二中,当时,她的班主任就是梁凯。贾漪说:“就是因为梁老师很优秀,所以我也想成为像他一样立德树人的好老师。”大学毕业后,贾漪回到二中执教,因工作需要,她和梁凯被安排在同一个班——高三文科特训班。在这个班上还有一位地理老师李盼月,她正好是梁凯学生时代的老师。于是这祖师徒三人和他们共同的学生组成了“四世同堂”。
“和盼盼及梁副共事,我的年龄最小,尽管他们都是‘大神级’的教师,但对我这个晚辈特别照顾和帮助。”贾漪亲昵地称呼李盼月和梁凯为盼盼和梁副。
此时的梁凯因出色的教学早已晋升为南宁二中副校长,繁琐的工作让这位曾经风靡学校的文艺男神成为做事沉稳的学校领导者;而即将退休的李盼月仍旧保持着内心的诗情画意。为了让贾漪传承南宁二中“启牖智慧,活泼身心”的育人传统,两位前辈很是用心,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让年轻的贾漪受到莫大鼓舞。“我唯有刻苦钻研,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子来回报他们。”贾漪说。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为了让自己迅速胜任教师岗位,贾漪经常向两位前辈取经,梁凯几本记录其教学经验和心得的“班主任秘籍”,贾漪不知翻了多少遍;李盼月的讲课逻辑非常严谨,上课时常引用各类知识,将难点和重点细化,贾漪从中学到了如何生动地开展教学。
今年,贾漪除要教授文科特训班外,还要给理科特训班的学生们上课。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她的身体渐渐吃不消,甚至嘴巴出现严重溃疡,无法说话,但她仍坚持给学生们上课,并给每个学生进行“面批”。
“这是从梁凯老师那里学到的,就是拿着学生的试卷一对一讲解,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补齐短板。”贾漪说,每个学生“面批”至少需要40分钟,这样的教学很累,但老一辈都能够坚持下来,自己再累也不能够丢掉这个优良“传统”。
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三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非局限于教学中。
贾漪周末在班上备课,师傅梁凯特地给她熬了石斛水;梁凯因视网膜脱落而不得不住院动手术,作为他的师傅的李盼月既严厉批评又心疼不已,而作为徒弟的贾漪则再三嘱咐要保重身体;李盼月上课有些疲惫,梁凯和贾漪总会备些点心让她补充元气……件件小事,道不尽这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惺惺相惜。
提起三人之间的情谊,梁凯称这是一种难得的传承,是建立在教师职业操守上的默契。
“天上已有了星,很小很远,在那还未尽失去蓝色的天上轻微的眨着眼。”这句话出自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祖师徒三人说,他们的学生就好比天上的星星,自己好比广阔的天空,包容学生的真善美、对与错,相信有一天微小的星星能够变成天上最耀眼的星。
今年高考成绩公布,高三文科特训班21名同学高考总分均达到分以上,其中6名同学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这份沉甸甸的果实,凝聚了二中文科特训班老师们的汗水,让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变得更加平坦宽阔。
“四世同堂”点滴铭记心间
“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当聚光灯聚焦在二中优秀学子的身上时,他们用掌声和泪水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
高三文科特训班的同学和老师做离别前的相聚,老师们感慨:“离开这个学校后,这里的一桌一椅,都不再属于你们了,但我们永远是你们的老师。”同学们抱着老师,带着哭腔说:“曾经那么讨厌老师拖堂,如今道一声‘老师再见’,却是那么难。”
学生朱润华说:“梁凯老师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在眼睛还未痊愈的情况下给我们上课,在我心中他是一名硬汉,也是一个真正的勇士。”学生韩思雨说:“贾漪老师永远那么可爱,她的童心让枯燥的高中生活多了几分乐趣。”学生陈嘉敏说:“李盼月老师把兴趣爱好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希望以后我也能够像她一样洒脱。”
而老师们不会忘记学生悄悄为他们准备的润喉糖,不会忘记在学生们学习疲惫时一起看励志电影时共同流下的眼泪,不会忘记一起爬西山时大家高歌一曲的豪迈……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来源:南宁日报潘薇薇陈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dy/1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