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颅内出血CT片
2
概述
颅内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缩写:ICH)是指脑中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因此由血管获得血液的脑细胞受到破坏的同时,由于出血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而引起障碍。通常颅内出血会和体温过高合并出现。此症状会增加脑部耗氧量,进而造成脑部氧气供应不足。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和脑室出血。
3
症状
出现昏迷、心跳、血压、呼吸不稳
人的心跳、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中枢都在脑干,脑干出血会压迫生命中枢。
出血点的不同视情况而定会影响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其中呕吐最为严重。
如果出血点不大,先观察48小时,并及时做ct复查,或者做腰穿检查脑脊液中是否有红血球,确认出血吸收情况。
4
病因及常见疾病
1.外伤:头颅外伤可引起脑挫裂伤出血,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2.高血压: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3.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镰形细胞病、不同类型的紫癜等。血小板增多症可同时引起血栓形成及出血。
4.感染:感染中毒可引起脑动脉炎,或因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或DIC而致出血。以细菌感染为主要,但病毒及立克次体亦可致动脉炎。有时见到霉菌性动脉瘤破裂而出血。
5
鉴别诊断
1.意识改变:颅内出血时多有意识障碍,轻者嗜睡、淡漠,重者迅速昏迷。
2.呼吸困难:出血量多、颅内压增高明显者易出现呼吸不规则,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
3.神经系统局限性体症:一侧脑内出血时易见对侧中枢性偏瘫。
4.脑膜刺激征: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但在发病初或深度昏迷阶段脑膜刺激征不易查察。
6
检查
1.脑脊液检查:有颅内出血时一般脑脊液压力增高,故应用细针谨慎进行穿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内出血时脑脊液均为均匀血性,蛋白量增多。出血量少时外观可能仅混浊,但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其中尚有皱缩红细胞)。仅仅脑内出血时脑脊液常规可能正常。
2.头颅超声波检查:大脑半球血肿形成时可见中线移位。
3.同位素脑扫描:有异常的放射性浓集影。
4.CT检查:是非损伤性检查方法,能明确血肿部位,可鉴别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内血肿及后者是否穿破入脑室。
5.脑血管造影:用以明确血肿部位或颅内血管畸形的部位和性质。常于考虑有手术治疗可能时进行此项检查。
6.结合临床进行血、尿等检查:检查有无原发或继发的出血性疾病。
声明: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夏季白癜风怎么预防夏季白癜风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bmled.com/stqz/1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