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唐山市信访系统抗ldquo疫rd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抗击疫情滦州信访干部在行动

国家有困难,信访干部有担当。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滦州市各级信访干部扛起责任、坚守岗位、发挥专长、作出表率。他们下农村,进社区,细排查,严管控,与全市各级单位一起,汇聚成了强大的抗“疫”力量,筑起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

一、疫情当前,各级信访干部挺身而出。1月21日,全省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序幕拉开。滦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紧急部署、精心组织、迅速行动。此时,正是年关岁尾,市委市政府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同志们放弃了春节休假,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滦州市信访局并没有被列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滦州市信访局立即召开班子会议安排部署,1月25日向全市14个镇街信访干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信访干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充分展示信访干部不怕苦、不怕累的坚韧品质。各镇街广大信访干部积极行动,茨榆坨镇信访办主任蔺建生第一时间参加到这场战“役”阻击战中去,并从1月26日上岗后至今没有回过一次家。工作中,蔺建生同志坚决执行镇党委的指挥部署,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将疫情排查与信访维稳有序结合,本着大“疫”当前,个人“小”事先放放的原则,动员全镇的村干部、老党员、乡贤人士全面宣传,统一思想,确保疫情期间人人做到“三不”(不流动、不串门、不聚集);在他防控的东海特钢公司,一干就是20多天,既要与其他同志一道给工人测体温、搞好车、人登记,又要对进出厂内的车辆进行消毒,一天下来常常衣服都湿透了,正是蔺建生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有效的确保了疫情零发生。

滦州市九百户镇与迁安市搭界,是我市疫情防控关键地。“共产党员的职责和担当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作为党委副书记,在疫情面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九百户镇主管信访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张金栓如是说。他没有慷慨激昂的誓词,有没有热血沸腾的请战书,有的是一颗为广大群众殚精竭虑的心,是千千万万奋战在乡村抗疫一线基层干部的缩影。九百户镇郭各庄村紧邻迁安市沙河驿镇,跨县生活、工作的村民较大,因此防疫防控工作难度较大。2月4日迁安市沙河驿镇出现确诊病例后,张金栓同志更是进入战时状态,每天驻扎一线,连续十几天没有回过家。特别是郭家庄村村民王某因家在迁安的女儿1月25日到其家中拜年,后王某被确诊,期间与王某有过接触的郭各庄村4名村干部需要医学隔离,镇党委决定郭各庄村临时党支部,张金栓主动请缨担任第一书记,全面负责郭各庄村疫情防控工作。他白天逐个走访村疫情检查点,到居家隔离观察户张贴隔离标志,组织志愿者对郭各庄村村民需要的生活物资及时采购分送到户门口;晚上在帐篷里稍作休息吃桶泡面后,召开工作小组会议,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嘱咐好夜间值班同志盯好岗。晚上回到单位,又与镇工作小组成员一起整理当日出现的问题,部署第二天工作。“村子里每天都会有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咱们必须得把每天的工作做细做实,这么大一个村,男女老少吃喝拉撒都得安排好、处理好。”金栓同志对值班同志说。正是以张金栓副书记为首等坚持和努力,九百户未在出现新的疫情,以九镇之稳守卫了滦州之安。

雷庄镇与古冶区等相邻,外来人口较多,社情复杂,该镇党委副书记高卫国已年过五十,年前意外摔伤左臂,手骨骨折,本应在家静养,但面对突发疫情,他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始终带病坚守在防控一线,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本色,也成了百姓眼中的“暖心”副书记。他带伤坚持走村串户,检查全镇各村疫情防控监测点,鼓励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守护好村民的安全。在疫情最前沿,在全镇余家商场、超市、浴池,每天都能看的他的身影,叮嘱大家做好体温检测登记、通风消毒工作。高卫国同志不仅带病上阵,还错过了眼睛的最佳手术期。年1月底需要对右眼视网膜脱落情况进行二次手术,医院多次与他联系要求尽快手术,可是面对疫情,他选择了延期手术。“关键时候我不能掉队,疫情不退,我绝不休息。”这种责任和担当,成了疫情防控一线最强的精神。

二、立足本职,疫情防控与维护社会稳定两不误。滦州市信访局按照国家、省、市信访工作要求,从2月1日起关闭接待场所。信访局及时印发了通告,通过电视台播报、在村居广泛张贴、喇叭广播形式,让广大群众家喻户晓;开通网上信访受理平台和电话信访,疫情期间信访局及各镇街、市直单位累计受理群众电话和网上信访37人次,全部及时处理到位,未发生一起因群众不满意到上级走访聚集的案件。深入开展积案攻坚化解行动。滦州市委坚持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齐抓共管,市委常委会先后3次研究信访稳定工作,对我市纳入省市攻坚的信访案件全部提级包联,大力化解,确保信访群众获得感和社会效果双赢。落实领导包案制度,统筹化解疑难信访积案。结合省市积案化解和“百日攻坚”行动,我市对自行梳理出的件重点信访案件,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与领导干部包点、包片相结合的原则,分别明确党政领导干部包案,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把政策讲清、道理讲明、利弊讲透,努力推动实现分包案件“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对涉及多个部门、历时较长的疑难积案要整合力量,采取集中会商、召开调度会、开展案件攻坚等形式,找出问题症结,拿出化解办法,切实减少信访积案存量。提前部署,从容应对疫情结束后可能出现的信访洪峰。随着疫情的逐渐向好,各级信访部门势必开门接访。面对可能出现的信访洪峰,滦州市信访局向各镇街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应对疫情结束信访高发的紧急通知》;为拉近与信访人感情,真正将党的温暖传递给每个困难信访群众,滦州市信访局向各镇街下发了《关于关心关爱困难信访群众的通知》,引发社会好评。古马镇港北村信访人唐某,是名复员军人,过去因为生活困难、要求批宅基地等问题,几年来一直到国家、省信访局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上访,疫情发生后,古马镇派出所副所长周迎军主动与其联系,给其家里送去口罩、消毒液及生活用品,小小口罩、贴心的话温暖了唐某,他由衷地说:“党和政府没有嫌弃我,在疫情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都是好样的。我有啥还解不开的心结?能在下面解决的事情说啥也不上访了”。东安各庄镇无税庄村信访人邢某某,因征地补偿问题多年上访,疫情期间真心体会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温暖,不仅息诉罢访,而且还主动向镇政府捐款元。通过真情感化,有效降低疫情过后反弹的风险。

三、协同作战,放大社会效应。自2月2日起,按照滦州市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滦州市信访局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与有关单位通力协作,以求形成工作合力。延伸“1+3”模式,激发基层潜能。充分依托隐患排查+街(楼)长制、乡贤机制、村(居)一线责任制“1+3”模式,切实发挥全市个村居干部、名街(楼)长、名乡贤、14个属地派出所长“四类”人员作用,真正将疫情防控与维护稳定工作有机结合,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末端,实现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正面引导全覆盖,并通过强化对涉“疫”信访问题高效办理及网上案件同步推进等举措,依法及时解决群众信访诉求,为基层干部专心应对疫情提供信访保障。践行“双报到”制度,守护社区安全。在古城街道办老站居委会,信访局由局长带队,与老站居委会干部认真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方案,为老站居委会购买口罩、消毒液、手套等用于防疫;在滦河街道办光辉里社区,安排班子成员带队,从早晨7点到下午4点认真值守,冒寒风暴雪,对外来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测体温,积极配合社区做好群众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注入“活水”动力,校准思想行动。对全市信访系统干部及服务对象发出倡议书,鼓励其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主动提醒、督促身边亲友增强防护意识,促使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配合、支持防控措施。期间涌现了一批已经转化息诉的信访人刘静海、李泽阳等甘做志愿者的典型事迹,他们不仅仅在农村、社区监测点执勤,还与村居干部一道,对疫情防控期间不配合或在居家隔离有抵触的人员苦口婆心进行沟通,以过去自己上访的亲身感受现身说法,取得的较好的社会效果。

“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发生以来,滦州市各级信访干部敢于冲锋在前,“挂牌”亮身份,“驻点”送服务,担当“防疫员”、“宣讲员”、“心理疏导员”、“守门员”,充分展现一线信访干部的扎实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疫情不结束决不收兵,滦州市各级信访干部将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投身工作中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qz/147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