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眼睛好好的,穿针都看得见,只是血糖有点高,为什么要查眼睛啊?”来眼科做眼底检查的郑阿婆发出了这样“灵魂的拷问”这是医生乱开检查单吗?糖尿病还会影响眼睛?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不容轻视的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特征性表现。高血糖会造成患者眼部小血管的破坏,导致眼部并发症,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和视神经病变等。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主要并发症之一。众所周知,我国是糖尿病的重灾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高居全球首位。数据表明,II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20年,60%以上患者会发生视网膜病变;而I型糖尿病患者,仅5年就可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据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的患病率为23%。也就是说,每10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2位有视网膜的病变。据研究表明,15%的糖尿病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就发现有视网膜的病变。如不加以控制,将会有近33%的失明风险。如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失明风险会更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甚至包括一些基层医生根本不知道会有眼疾的风险,对此不够重视;一些糖尿病患者从未到眼科就诊,医生也未建议病人检查眼底。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就像温水煮青蛙。许多糖尿病患者直到有一只眼睛看不见了,才想起要到眼科诊治,往往为时已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将视网膜里布满的血管网比作城市里纵横交错的道路,一辆辆超载货车每天来来往往,损坏道路,就像血管里的高血糖损伤血管。日子久了,视网膜上毛细血管末端膨大,出现微血管瘤。随着损毁的累积,血管壁结构异常,使血管里的成分如蛋白血、细胞渗漏到血管外,从而形成硬渗,出血。久而久之,这条路就堵了。营养物质无法输送到户,血管闭塞,组织缺血缺氧。在缺血缺氧的刺激下,黄斑部会发生水肿,从而导致视力下降。视网膜上会产生新生血管,这是机体的代偿反应。但是,这些新生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造成视力下降。最可怕的是,新生血管可能会堵塞眼内房水流出的通道,引起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早期表现为动脉瘤、出血点(图1),逐渐加重出现硬性渗出、棉绒斑、静脉串珠状等(图2),临床上属于非增殖期。随着病程发展,长期广泛缺血会刺激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进入增殖期。新生血管对视网膜有害无益,可引起纤维增生,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也可长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出血。这些情况都将严重危害视力,引起失明(图3)。
图1:轻度非增殖期:可见微血管瘤(蓝色圈处)
图2:中度非增殖期:有微血管瘤,出血点和黄白色的硬渗
图3:增殖期:视网膜上大片出血,玻璃体出血。
其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比较容易诊断的。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病史,做眼底筛查,就能很快诊断出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该怎么治疗?
药物治疗◆长期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治疗是治疗糖尿病。原则上应首先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并且长期维持稳定。◆降低血脂,控制血压。高血脂和血压是血管破坏的帮凶。◆应用抑制和逆转毛细血管高通透性、血液高黏滞性、血小板高活性的药物,如二羟基苯磺酸钙等。◆抗vegf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一个关键的内源性介导因子。近年来,抗vegf类药物强势成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贵”,称其为“新贵”,一是效果显著,二是价格昂贵。围手术期使用雷珠单抗,可明显减少新生血管,甚至使其消失,阻断新生血管芽孢的形成、抑制新生血管的产生,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渗出以及视网膜水肿,降低手术难度,减轻黄斑水肿效果明显。近年来,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药价一降再降,是广大患者的福音。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原因是严重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玻璃体出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及时正确的激光光凝治疗可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促使新生血管萎缩,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停止或消退,从而防止发生玻璃体出血及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可封闭渗漏点和病变的血管,减少视网膜渗出性病变,使黄斑水肿消退,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要注意的是,激光绝不是打一次或几次就可以结束了。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说,在定期复查的过程中可能随时要进行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否有效不能根据治疗后的视力决定,而是要看眼底病变是否稳定,危害视力的因素是否消除。所以,激光治疗的目的在于防盲,治疗后的视力取决于治疗前的视力水平。切记,激光治疗后要定期复查,以了解激光治疗后眼底病变是否好转,是否需要补充激光治疗等。手术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出现玻璃体出血及严重的增殖性病变。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去除玻璃体积血,复位视网膜,避免失明。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发展到增殖膜很多时,手术的难度非常大,效果也不尽人意。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的关键温馨提醒1一般情况下,患者在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应立即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建立相关病例档案。2没有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建议12个月散瞳检查眼底1次。3已出现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3-6个月检查1次,并及时进行治疗。4妊娠糖尿病妇女,建议每3个月检查眼底1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千万不能等到出现视物模糊了才想起眼睛的问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长期随访”90%以上患者可不至于失明!
专家介绍
胡赛静,医学博士,眼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眼科医疗、教学工作十余年,主持市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近年来致力予神经眼科的诊治研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南白象院区?爱心捐赠丨照亮成长之路,温医大附一院邀您共同关爱器官捐献者的孩子!?胸闷十余年,原来是胸腔里长了8斤重大肿瘤!看温医大附一院胸外科专家如何解决…?优秀!为岁老人做腰椎手术,医院才敢!?关于癌痛的八大误区,您中招了嘛??突然眩晕恶心?可能是耳内的“小石头”脱落了…?婚后多年不孕,原来是这个病在作怪!?年纪轻轻就腰痛?一医医生提醒:要警惕这种误诊率高达66%的风湿性疾病!来源:眼科文字:胡赛静编辑:王坚连审核:孔丽萍、黄丽颖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qz/1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