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高度近视为何不能献血


每年一次的无偿献血活动最近开始了,很多大学生正兴奋地讨论着要一起报名参加,结果第二天到了献血现场,很多人因为不符合献血条件,无法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一问才知道,这些同学们都是高度近视的人群,不符合献血条件。原来除了生病、月经等因素之外,高度近视也不能献血。

不过高度近视真的不能献血吗?为什么呢?

高度近视不能献血?

在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明确规定:

“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视神经炎及眼底有改变的高度近视等”不能献血。

但是由于高度近视者不一定都有眼底病变,新版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删除了有关眼科疾病不能献血的这条规定,转而增加了献血者健康状况征询表。

由献血者自报是否曾被告知过终生不能献血,以及是否有其他不适宜献血的情况。不过,征询表里并没有关于近视度数等的询问。

因此,目前国家的标准规定中,并没有高度近视不能献血的硬性规定。但是,已经确诊有眼底病变的高度近视者,理论上,医生应该告知其不能献血,献血者也要据此作为填征询表时的判断。

也就是说,一直以来,是否近视,以及其近视度数,并不是能否献血的标准,是否有眼底病变才是。所以虽然极其少见,你还是有可能遇到高度近视的献血者。

不过,虽然没有硬性规定高度近视者不能献血,但是,由于高度近视者有较大的概率发生眼底变化,考虑到时间、成本等因素,在大部分献血的场景中,采血者都会劝阻高度近视者献血。

高度近视易发生眼底病变

眼球中无色透明的球状体叫做玻璃体,它构成了眼球的主体,承担着屈光作用。

视网膜则紧贴着玻璃体,起感光作用。

视网膜外还有一层富有血管的薄膜,称为脉络膜,主要起营养视网膜的作用。

眼部解剖简化图

光线从空气进入眼球,会发生屈光现象。

正常情况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作用后,会聚焦在视网膜之上并清晰成像。

近视的时候,眼球增大、前后径变长,从球形拉长为了椭圆形。这种情况下眼球的屈光度自然会改变,光线聚焦的位置也落在了视网膜之前,看东西就会模糊不清。

高度近视,就是近视发展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相当于近视度及以上,而由此可能引起的视网膜、脉络膜和玻璃体的改变就是眼底变化。

正常视力和近视的屈光成像对比

随着眼球变形,视网膜、脉络膜被拉长并变薄,相应地视网膜和脉络膜上的血管也变得更加纤细。

同时,玻璃体内容积不断扩大,使胶样的玻璃体产生了有水的囊腔,称为“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液化,往往会出现飞蚊症的症状,即往往能感觉到眼前有黑影飘动或有蚊子在眼前飞动。

眼球的变形程度越高、近视越严重,眼底的变化越明显,但是由于个体差异,不是所有高度近视者都有明显的眼底变化,有明显眼底变化的人也未必都高度近视。

因此,是否发生眼底变化不能根据近视度数来准确判断,医院进行眼底检查。

眼底改变为何献血有危险?

献血时,献血者的血压会有轻微波动。

对于视网膜和脉络膜上血管,已经被拉得特别纤细的眼底变化者而言,轻微的血压波动就可能造成眼底血管痉挛,导致已经被拉长的脆弱不堪的视网膜出现裂孔。

而此时,液化的玻璃体就会趁机由裂孔处进入视网膜下,导致视网膜最靠近玻璃体的那一层脱离出来,犹如皮肤起了水泡后表皮层与真皮层分离一样,即造成了视网膜脱落,这会严重影响献血者视力。

视网膜脱落、裂孔

发生视网膜脱落的时候,视野中会出现云雾状阴影,随着视网膜的脱离面积增大,视力也会逐渐减退至仅能感光或完全丧失视力。

高度近视者有哪些禁忌?

高度近视者容易发生眼底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撞击等一系列造成血压变化情况的发生。

首先,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重体力劳动、头部剧烈晃动、过度劳累等。

一旦发生眼前有黑影晃动、闪光、视物不清等症状,医院就诊。另外,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其次,要避免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例如跳水、蹦极、拳击等,在进行其他运动时,也要保护头部和眼睛不受撞击。

高度近视者,还应该尽量避免游乐场中较为刺激的游戏,例如过山车等。

最后,高度近视者在分娩的时候,应该检查眼底情况是否允许顺产。如果可以顺产,在生产时也要避免过度使用腹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qz/164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