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耳朵不要随便掏,日常保护耳朵你可以这么做


“要不要掏个耳朵?”

在理发店洗头,常常会会附送“掏耳服务”。拿根棉签往耳朵里一转,顿时感到全身都酥酥痒痒,那叫一个舒坦~

不过,掏耳朵也是有风险的:掏得太频繁,可能导致耳部疾病;耳屎过多,又可能阻塞耳道。点点要提醒你:掏耳有风险,动手需谨慎哦!

1

阻挡灰尘、保护皮肤

小小耳屎有大作用

外耳道的皮肤有耵聍腺,分泌出的淡黄色分泌物也就人们口中常说的耳屎。有些人的耵聍比较干燥,有些如同油脂,俗称“油耳”。

我们的外耳道长度一般为2.1~2.5厘米,耵聍就生活在其中。虽然看着有些恶心,但耵聍的存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粘住进入耳道的灰尘,保护外耳道皮肤,还能阻挡小虫子爬进耳朵的“突然袭击”。

当声音传来时,它还能让声音缓慢传导进入,让鼓膜避免受到剧烈震动的损害。但如果耵聍过多完全阻塞了外耳道,可能导致听力减退。严重时还会压迫鼓膜引起眩晕、耳鸣等症状。

2

掏耳不当反而伤耳

婴儿油可以帮助软化

不想耳朵被耵聍塞住,很多人就会自己动手掏耳朵。但外耳道离鼓膜非常近,如果掏耳不慎,很可能损伤鼓膜,导致中耳炎甚至耳聋!且经常掏耳朵也可能引起耵聍分泌异常,越来越多还会变成碎屑状,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不能掏耳朵,耳屎塞满了怎么办?

其实,你真不用这么操心。大部分人的耵聍会自行排出,咀嚼时下颚关节运动也会帮助它脱落。但如果它在耳内日积月累变成硬块很难脱落,你可以用液体石蜡油或是婴儿油滴耳将它软化(每日3~4次)取出。

如果实在想掏不敢掏,去医院求助医生会更保险。毕竟,你也不想耳朵被耳屎塞住吧......

3

孩子的耳朵不要掏

耳痛、听力下降请求助医生

大人的耳朵不能随便掏,孩子的更要小心。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耳朵里有耳屎,忍不住自己动手给孩子掏耳朵,这个做法非常不可取!

一方面,年纪小的孩子可能因为会害怕而乱动,非常危险;另一方面,孩子的耳道比较窄,如果掏耳不当可能引起外耳道炎,千万不要“手痒”。

如果孩子表示出现了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去医院求助医生才是上策。

4

日常保护耳朵的3个小方法

听力一旦受损,有时很难恢复。因此,在生活中保护耳朵非常重要。点点向大家推荐几个日常保护耳朵的小方法,赶快学习一下~

1.不用尖锐利器掏耳朵

牙线棒、小钥匙......各种工具上手掏耳,你把自己的耳朵当成了啥?

如果实在想掏耳朵,一定不要使用这些尖锐利器,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耳廓和外耳道口。也不要将棉签往耳道里捅,可能会把耵聍约捅越深。

2.单脚跳对付耳朵进水

游泳、洗澡时耳朵进水,先别急着用棉签。可以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拉住耳垂,同时用同侧腿单脚跳,让水流出。

洗完澡后如果耳朵潮湿,还可以用吹风机的冷风档轻轻吹耳朵帮助水分蒸发。

选择舒适的耳机并控制时间

很多人有戴耳机听歌的习惯。而耳机也分为入耳式、耳塞式和头戴式:

头戴式/入耳式/耳塞式

不同的耳机舒适度也各有区别,一般来说,它们的舒适度可以这样排序:

头戴式>入耳式>耳塞式

选择舒适度好的耳机对保护耳朵非常重要。每日戴耳机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音量也要低于60%哦。

#今日话题#

你通常多久掏一次耳朵?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哟~

文:小樱/编:影子部分图片自网络不随便掏耳朵的

赞赏

长按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bmled.com/stqz/16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