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一种严重的视网膜疾病,可导致失明,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玻璃体切除术,常选择六氟化硫(SF6)和八氟丙烷(C3F8)等长效气体进行填塞。有研究表明空气填塞同样有效,并且可以减少患者不适感,但缺乏选取病人的标准。Nakamura等定义了空气填充选择标准,并进行回顾性研究以验证此标准。
空气填塞的选择标准:孔源性网脱严重程度相对较轻
RRD选择空气填充的具体标准为:发病后不到2周,无巨大视网膜撕裂,无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史,无高度近视,无C级或更高级别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与长效气体相似的解剖成功率,但空气填充术后需要的俯卧时间更短,高眼压发生率更低
研究共纳入只眼,空气组只眼,SF6组只眼。
空气组/只眼(99.4%)和SF6组/只眼(96.5%)获得主要解剖成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SF6组(8.67天)相比,空气组(3.97天)术后眼内气体半衰期较短。根据本研究的标准,空气填塞俯卧位持续4天左右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空气组和SF6组之间RRD玻切术后眼内气体半衰期(天)
空气组(19.9%,31/眼)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低于SF6组(62.3%,86/眼)。
小结
本研究提出了在玻璃体切除术中选择空气填充物或SF6气体填充物治疗孔源性网脱的标准。
对于孔源性网脱严重程度相对较轻的患者,选择空气作为填充物,在不降低治疗效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俯卧位的时间和发生高眼压的风险。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qz/1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