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义叶龙玲
上一期我们学习了部分麻痹性斜视的检查鉴别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三种检查鉴别麻痹性斜视的方法。
1、Bielschowsky实验
又称歪头试验,是鉴别上斜肌和上直肌麻痹的方法之一。检查时,令患儿向前注视,同时将其头向麻痹侧肩部倾斜,如麻痹眼向上移位为Bielschowsky阳性,即可诊断该眼为上斜肌麻痹。以左眼上斜肌麻痹为例;头向左肩倾斜,左眼的上直肌与上斜肌本应同时收缩,使左眼向内旋转(正常情况下,上直肌的上转作用与下斜肌的下转作用是相互抵消的。)由于此时左眼上斜肌已麻痹,不能对抗上直肌的收缩,故出现了眼球的上转,而上直肌的麻痹则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2、复视检查分析
复视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红玻璃法、Hess屏法及Lancaster屏法。红玻璃是测定复视的简单方法,但不如Hess屏法与Lancaster屏法,定量准确,如分别用三种方法检查的结果多为一致。检查时应分别记录上中下三组九个方位的复视情况,上组是测定上直肌和下斜肌,中组是测定内外直肌,下组是测定下直肌和上斜肌。分析复视时首先要熟悉六对配偶肌的主要作用方向,见表20.1.而后按下列步奏分析:
眼球运动时最大复视间距方位
麻痹的眼外肌
向右上方注视
右上直肌左下斜肌
向右侧注视
右外直肌左内直肌
向右下方注视
右下直肌左上斜肌
向左上方注视
左上直肌右下斜肌
向左侧注视
左外直肌右内直肌
向左下方注视
左下直肌右上斜肌
?首先应确定复视时水平性的还是垂直性的,如灯光在上下两组间移动时复视间距加大,多为垂直性的;灯光在中组向左右移动时复视间距加大多为水平性的。
②是同侧性复视还是交叉性复视;外直肌麻痹为水平同侧性复视,内直肌麻痹为水平交叉性复视;上斜及下斜肌麻痹为垂直同侧性复视,上直肌及下直肌麻痹为垂直交叉性复视。
③向那个方向注视,复视的间距最大,这一对配偶肌中必有一条为麻痹肌。
④最周边的物像属于何眼,该眼即为麻痹眼。
例如
①第一眼位时为水平同侧性复视,向右侧注视时复视间距逐渐增大,提示右眼外直肌或左眼内直肌中有一条肌肉受累。
②第一眼位时为垂直同侧性复视,向右上方注视时复视间距逐渐增大,提示右上直肌或左下斜肌受累,又因周边物象属戴红玻片的左眼,故为左眼下斜肌麻痹。
3、垂直肌诊断三步法
三步法是由Parks年设计,用于鉴别诊断直肌与斜肌麻痹的方法,因检查分三步进行,故又称其Parks检查三步法,见图20.5.
第一步:检查原在位时何眼为上斜视,如右眼上斜视(A)(右眼高,左眼低),可能是右眼下转肌麻痹(右下直肌和右上斜肌)或左眼上转肌麻痹(左上直肌和左下斜肌),这四条可疑的眼外肌中,有一条为麻痹肌。
第二步:眼球水平向左右移动,观察向哪侧注视上斜变大,如向右转时右眼上斜变大(B),则为右下直肌或左下斜肌的麻痹;如向左转时上斜变大(C),则为左眼上直肌或右眼上斜肌麻痹。此时已将原四条可疑麻痹肌减少为两条。
第三步:(歪头试验),比较垂直偏斜是头颈向右肩倾斜时加大,还是向左肩倾斜时加大。例如鉴别右下直肌或左下斜肌的麻痹:当头向右肩倾斜时,左眼下移,垂直偏斜加大,则为左眼下斜肌麻痹(D);如头向左肩倾斜时,右眼上移,垂直偏斜加大,则为右眼下直肌麻痹(E)。如鉴别左上直肌或右上斜肌的麻痹:当头向右肩倾斜时,右眼上移,垂直偏斜加大,则为右眼上斜肌麻痹(F)(即Bielschowsky征阳性);如头向左肩倾斜时,左眼下移,垂直偏斜加大,则为左眼上直肌麻痹(G)。
★麻痹性斜视的治疗原则★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首先应针对发病原因采取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稳定达6个月以上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而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则多以早期手术矫正为主。
1)病因治疗
常见的病因有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炎症、颅脑外伤、鼻窦炎症及糖尿病等,应会同有关科室检查、治疗。
2)药物治疗
对原因不明或考虑系炎症引起者可用抗菌素与激素联合治疗。
3)支持疗法
可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苷、ATP以及针灸、理疗等促进麻痹肌功能的恢复。
4)消除复视
遮盖一眼可消除复视引起的各种不适,为了促进麻痹肌功能的恢复及避免直接对抗肌发生痉挛及挛缩,目前多主张遮盖健眼。
5)三棱镜矫正
对小于10?斜视引起的复视可用三棱镜治疗;大于10?者可选用压贴三棱镜平均分置双眼。
6)手术治疗原则
①为了适应生活与工作需要,手术设计应首先考虑正前方与下方的功能,所以要尽可能将高眼位降下来。
②手术一般应在非注视眼进行,例如用键眼注视的上直肌麻痹,可减弱麻痹肌的直接对抗肌(该眼的下直肌);若患者用麻痹眼注视,则减弱其配偶肌(健眼的下斜肌)。
③麻痹性斜视手术设计应以减弱直接对抗肌或其配偶肌的功能为主,因加强性手术的效果远不如减弱性手术明显。
④对于垂直麻痹性斜视,手术时应尽量避免过矫,否则会产生不适。
⑤为了避免眼球前部缺血及不良后果的发生,手术时,每次一眼不应超过两条直肌。
陈林义
著名小儿眼科教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麻痹性斜视的检查方法与治疗原则,从上一期与这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麻痹性斜视的检查方法繁多,而且相对复杂。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必须认真耐心仔细的为患者进行检查,才能更好的判定麻痹肌。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陈林义院长相关著作,部分内容参考互联网及眼科学。仅供临床参考。谢谢大家。
陈林义工作室
小儿眼科患者群
來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多少钱白颠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bmled.com/stss/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