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在人间这本书,让作家写到视网


图左为蔡永祥,图右为许祥生

长篇报告文学《大医许祥生》,是由镇江市作协主席蔡永祥倾情创作的又一部力作。该书以镇江市中医名家、医院原骨伤科主任许祥生为主人公,描写了一位中医人筚路蓝缕、充满传奇的成长史,讲述了几代行医者仁心正信、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镇江市作协主席蔡永祥要分享他的新书《大医许祥生》了!”镇江壹周读书汇的预告一发出,很快,30个名额一抢而空,现场又加了许多座位……

前排左二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陆艳华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走进被历史熏陶而极具书卷气质的“书香府邸”内,精致古朴典雅的环境一下子就将人们带入了书香的氛围。

8月25日下午,蔡永祥和许祥生以及镇江著名专栏作家朱凯生,来到“镇江壹周读书汇”现场,作家、医者和书友们热情互动,分享书里书外的小故事,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在书香府邸展开。

“镇江壹周读书汇”发起人高阳表示:“今天在这样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地方分享交流一本书,特别契合。这本《大医许祥生》中诉说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对中国中医文化的坚持与传承。”

简单的开场白后,蔡永祥谈起了创作这本书的缘起——

“追溯几千年来的中医药发展历史,可以说,是原生始创,逶迤向前,一直都在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其中的传奇故事数不胜数。许祥生主任作为一个中医传承人,接诊病人无数,不仅仅济世救人,还把中国真正的传统医学传播到国外。他是中医传承人中的杰出代表。我因此萌发出从这些故事入手,写一本书的想法。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存在,是未经过多修饰的长篇报告文学。”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蔡永祥为了写好这本书,也为了在书中不写出太外行的话,他专门买来很多中医方面的书,仔细地阅读研究。他还下载了语音APP专门收听有关中医的节目,每日沉浸其中,投入地写作……蔡永祥说,这本书是我写得最好的一本书!

翻开书目,作者巧思创意,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是用一味中药为名,概括出主人公的故事跌宕起伏。每一个章节的中药名真实又贴切,蔡永祥说:“比如第三章名为厚朴,厚朴是一味中药,也寓意忠厚朴实。我认为用这两字来形容许氏家族的为人之道,是最贴切不过了;第四章名为佛手,通篇讲述了许祥生的高超医术;第六章名为使君子,作为中国中医的使君,许祥生到东南亚等国家,把中医的神奇传到了国外……”此外,在书籍的装帧设计等方面,也颇具匠心,可以拆卸的封面,展开竟是书中章节里出现的中药的图解。

在创作过程中,蔡永祥对许祥生采访了不下50次,蔡永祥感概到:“和高贵的人在一起,灵魂都变得高贵。许医生不仅仅是医术高明,而且,待人谦谦有礼、一视同仁。写他的过程就是被感动的过程。”

话到这里,在场的也是镇江中医名家的彭江宁书友,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说:“这几个中药的名字选的太好了,特别贴切,特别符合许主任的为人,看得出来,蔡主席真是下了功夫!”她还和书友们分享了许主任为她诊治小手指的故事,经受重创的手指,最终神奇地复原如初,那时,她还未满20岁,她走上中医之路,可以说深受许医生的影响。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今年62岁的许祥生,头发乌黑,丝毫没有年过花甲的感觉,他说:“在写作过程中,蔡主席积劳成疾,以致视网膜脱落,但他还是坚持将写作进行下去……我想,不仅仅是医者仁心,书者也是具有仁心的。”

许祥生坦言:这部书写的是我,其实更是中医文化。我希望我的学生,或是中医的爱好者、后继者们可以读懂这本书,这会对他们有所启迪。

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陆艳华也来到了本次读书汇的现场,她说:“今天我也是一名书友,第一次来参加‘镇江壹周读书汇’让我觉得倍感亲切。这个活动已经办了两年的时间了,今天亲自体验了一回,觉得非常好。希望以后会办得更好,让更多的书友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巧的是,著名作家朱凯生也曾经是许祥生的病人,多年前,他因为颈椎病,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不得不找许主任治疗。通过半年的治疗,他亲身感受了许祥生作为一名医生的不易。

著名作家朱凯生

朱凯生说:“为了能来参加此次读书会,推了两个活动,再忙也一定要来。我想用‘医之大者,济世救人’这几个字来形容许医生。许医生不仅仅有医术,也有不同于常人的境界和情怀。我认为蔡主席的新书对镇江历史文化是一种贡献。现在国家强调文化自信,中医文化就是我们的一种自信。蔡主席能站在这样的高度,写出这样一本厚重作品,这非常了不起。”

阅读和写作像一对亲兄弟。现场,“镇江壹周读书汇”发起人高阳和蔡永祥交流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蔡永祥表示:“一个作家离不开阅读,但仅仅通过阅读不可能成为作家。作家应该进行专业的阅读,对文学类名著多阅读,普通阅读广泛一些,就写作而言,多选择能够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书籍和杂志。比如《诗刊》《小说选刊》等等。现在提倡慢阅读和快阅读相结合,名著应该慢阅读,当下的一些网络作品可以快速阅读。多读一些当代名家的作品,更要多动笔,光看不练是假把式。”

工作繁忙的蔡主席,还能每年出新书,秘诀在哪里?蔡主席坦言:“勤奋和坚持是写作的必要条件,我每天4点起床,天光微明,四周俱寂,头脑特别清晰,写作效率也特别高。”

现场,还有一位女作家钱俊梅分享了与这本书的不解之缘。据悉,她的新书《天时谱》也即将发售。书友“清荷”“cici”等还提问与三位嘉宾互动。

阅读和写作让人更接近“高贵的灵魂”;交流分享,让阅读和写作把对生活的热爱,真实而又充满激情地呈现。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书友们都感叹“收获颇丰,时间飞快!”

八月壹周读书会结束了,书友开始期待下一次的精神盛宴。

图文原创

欢迎转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yy/151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