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韩崧说广大糖友要特别警惕


韩崧

“说”

根据相关医学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已经过亿,是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相关的并发症。糖尿病所引起的眼部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就是“糖网病”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严重疾病。

一些患病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常会感觉自己“老眼昏花”,抱怨眼前有黑色“漂浮物”“蝌蚪”“蜘蛛网”等干扰物,医院就诊,才被告知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实很多糖友在患病的初期包括中期对“糖网病”的知晓率是非常低的,这与它的高致盲危害形成了强烈反差,因此增加对病情的了解刻不容缓。

“老眼昏花”绝非小事!

先前我们曾经说过,很多人只要眼睛出了问题,就归结为年纪大了老眼昏花。其实,这是眼睛病变的外在信号,“糖网病”的早期症状也有眼前黑影、漂浮物,若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导致视网膜小血管破裂,患者渐渐感觉眼前有黑的“漂浮物”“蝌蚪”或“蜘蛛网”,这就不是“老眼昏花”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糖网病”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等。当非增殖性“糖网病”过度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新生血管大量生长,这些血管极易出血,大量血液进入玻璃体腔,视力就会受损,严重者甚至失明。

“糖网病”之所以容易被忽视,主要是因为其早期症状几乎为零,早期可能只有轻微的视力下降。当病变“长驱直入”、迅速发展时,患者容易措手不及。同时,由于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糖网病”的认识极其匮乏,甚至从没把糖尿病和“糖网病”这对“亲戚”联系到一起,自以为只是眼花而忽视眼底检查,种种原因致使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发展至晚期,错失了疾病治疗时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年龄及性别关系不大。反而与病程长短及血糖控制情况相关。病程越长,血糖越高的患者往往出现症状越早,病变也越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为闪光感及视力减退。当早期病变尚未侵犯黄斑时,病人并不自觉,常因视力下降才检查眼底。有的患者甚至因为眼部出现症状,通过检查之后才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

“糖网病”具有潜伏性!

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概率是相当高的,病程十五年以上者,60%会罹患糖网病,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失明。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成为40~65岁糖尿病群体的主要致盲原因。近年来,年纪较轻的糖尿病患者因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精神压力大,也会引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网病”潜伏周期长,常常让人忽略,在“糖网病”早期,眼底其实已经出现了相应改变,进行专业的眼底检查会发现视网膜后极部有微血管瘤及小点状、小片状的出血灶,虽然这些改变对于患者视力的影响不明显,但如果放任不管,病变的数量和范围就会迅速增加,并同时出现棉絮斑、硬性渗出等病灶。

当病变波及黄斑区时,就会对视力产生影响,如果此时还未引起患者重视,视网膜病变会继续发展,成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发更为严重的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

“糖网病”可防可治

万万不能耽误!

“糖网病”患者越早接受治疗,治疗效果越理想。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定期检查眼底,在确诊糖尿病时,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空腹血糖、视力、眼压、眼底照相、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糖网病”致盲率之所以高居不下,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患者错失了治疗时机或干脆放弃治疗。实际上,即使到了晚期,患者也不要轻言放弃,适时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或手术还是有机会重获光明的。

最重要的是,糖网患者不仅要定期复查眼底,更要积极去内科调理血糖,只有将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眼病的治疗才会真正起效。

韩崧—医院眼外伤科主任医师,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从事眼科工作二十余年,对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糖尿病眼病变、黄斑疾病等眼科常见疾病有丰富手术治疗经验,同时还对各种复杂的眼外伤进行眼前后段组织的修复、眼眶骨折、视神经损伤、各种眼科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有深入的研究及丰富的手术经验。

赞赏

长按







































辽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癜风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bmled.com/styy/38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