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西武
医院
耳鼻喉科专家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会员。
从事耳鼻喉专业二十余年,医院进修。先后在各类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对于耳鼻咽喉专业的常见病及疑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各种类型的中耳炎、眩晕、耳鸣及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奇痒难耐的真菌性外耳道炎
近日,29岁的李伟(化名)因为左耳奇痒并耳闷半年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李伟说,他经常用手指、棉签、挖耳勺等挖耳,挖的时候舒服了一点,停下来后又瘙痒难耐,只能反复挖耳,尤其是临睡前挖耳后,瘙痒严重影响睡眠。一开始以为是发炎,自己到药店买了滴耳液,症状不但未能缓解,反而还加重了。近几天更是出现左耳闷,听不清的症状,他担心不已,医院就诊。
耳鼻喉科专家于西武根据李伟的陈述,再结合耳内镜检查,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真菌病”,类似“手癣或者脚癣”,是真菌长到外耳道里了。那么,如何避免“真菌性外耳道炎”?听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于西武的专业解答。
一如何预防?01不要经常挖耳
因为我们耳道内的耵聍(耳屎)其实是由外耳道分泌,与耳道皮肤一同起到保护外耳道作用的物质。如果我们经常挖耳,可能会降低外耳道的屏障保护能力,而且,反复挖耳,容易导致外耳道皮肤受损,从而导致外耳道容易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导致外耳道细菌或真菌感染。从而导致外耳道疼痛、痒、流脓等症状。如果确实需要挖耳,建议用棉签清理,必要时用酒精棉签清理。
02不要接受所谓“专业采耳”
门诊问病史时发现,约90%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曾经在洗脚城或者洗头发的地方接受过一次及以上的所谓“专业采耳”。外耳道是一条圆筒型管道,不同的人弯曲度不同,部分人甚至有外耳道狭窄等情况存在。那么,这些所谓“专业采耳”对于外耳道的构造并不是很熟悉,尤其近鼓膜处更加看不清,采耳可能容易导致皮肤损伤。此外,由于没有卫生监督,采耳的设备是否严格消毒尚待证实。那么这些设备是否导致交叉感染。
03不要随意购买滴耳液
我们知道青霉素来源于真菌,可以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知道真菌和细菌往往互相抑制,如果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可能导致真菌的繁殖。那么真菌性外耳道炎时,如果我们用具有抗生素功能的滴耳液,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还有可能导致真菌的繁殖。所以,在不清楚外耳道是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时,不要自行购买药物治疗。
二有什么症状?
于西武:早期会有耳内发痒或奇痒及闷胀感,有少量水样分泌物。
症状二、若因炎症使脱落的上皮与菌丝共同形成痂皮,阻塞外耳道或覆盖在鼓膜表面,则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
症状三、若有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及流脓。
症状四、检查时多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者烟灰色霉苔,其状如薄膜或粉丝,甚似发霉。揭去苔膜,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面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
于西武提醒:
对于真菌性外耳道炎,医院进行检查,判断是细菌还是真菌感染,其后医生会在耳内镜下,将外耳道内的真菌样物清理掉,再用抗真菌的药物或者酒精等进行滴耳来杀真菌,要多个疗程才能避免复发。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北京知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zz/1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