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仪器 http://m.39.net/pf/a_6185656.html晨读天下一条纵览天下风云
#两会集装箱#
年广东省两会开幕。从今天开始,羊晚君每天推出特别策划,为你梳理当天热闻——
值班主播:姜雪媛
两股冷空气已在路上
广州气温或降10℃左右
这几天
北方直叫冷
广东直叫热
竟然还有人说睡觉被热醒???
与此同时
广东各地迎来了雾霾天
天空像化过浓妆一样
那么
雾霾天气到底啥时候结束?
▼
没错!
只有靠本周后期放大招了
让雾霾流感通通gun
注意了
25日夜间开始
中等偏强冷空气
将自北向南一层一层扫下来
到26日一觉醒来
大家期待的冷空气君就在你身边了
不过,别兴奋太早!
雾霾天虽然要结束了
可是阴雨天来了呀
广东善变的天气你们可得适应呀
预计,受弱高压脊控制,25日前广东大部分市县多云到阴天,雾或霾天气持续;25日夜间起中等偏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广东,雾霾天气先后结束;25日—26日,西部市县小雨局部中雨,东部市县零星小雨。26日粤北的偏北市县将有5℃左右的低温,其中高寒山区0℃左右;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伍志方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周五抵达广东的冷空气稍显偏弱,预计除粤北高寒山区外,不会出现大面积冰冻。预计广州气温降幅在10℃左右,最低温度或为13℃。“尽管此次气温不算低,但由于期间会有小雨,人会感到阴冷。”伍志方提醒,周日夜间到下周一将有新一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其强度目前还不确定。
降温幅度
西北部6-8℃,中部和东北部4-6℃,南部2-4℃。另外,23日—24日广东中东部沿海海面有6-7级东北风。
具体预报
23日—24日,大部分市县阴天转多云。
25日,西部市县受偏南气流影响,多云转分散小雨,东部市县多云为主。
26日,受冷空气和切变线影响,西部市县阴天,有小雨局部中雨,东部市县阴天为主有零星小雨,气温下降。
要坚强
男子坐飞机旅行,
第二天左眼失明!
这个习惯很多人都有,
春节出门千万小心
出国长途飞行,累得腰酸背痛比较常见,但76岁的杭州王大伯飞抵加拿大温哥华的第二天,左眼突然看不见了。
在经历了4个月周折的异国就医之后,由于左眼视力仍只有光感,他选择回国,以求奇迹。
王大伯的眼睛到底是怎么了?外出旅游如何防止突发的眼疾和意外?浙医二院眼科主任姚克教授为大家梳理了8条备忘录,春节准备出游的中老年人一定要记好了。
长途飞机坐着没活动
大伯视网膜血管破裂
昨天上午,钱报记者在浙二眼科中心姚克教授诊室门口,见到了王大伯。他和钱报记者说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糟糕遭遇——
去年6月14日,王大伯坐早班机从杭州飞温哥华,在青岛转机。整个航程快20个小时。航班上,他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想好好看看风景。旁边的旅客很快睡着了,他为了不打扰别人,他几乎没站起来活动活动。
王大伯说,自己身体还不错,下了飞机,扭扭腰、摆摆腿,有点僵了的身子骨也就舒展开了。
意外发生在第二天中午。当天吃完午饭,王大伯把前一天的衣裤拿出来洗,洗了一会儿,左眼感觉有黑影。难道累着了?他赶紧坐下来休息,过了三小时,情况没有好转,“然后左眼就看不见了”。随后,他医院就诊,医生怀疑是视网膜脱落,为他立即预约了当地眼科专家,“不及时处理,很可能没法恢复视力”。
王大伯很紧张,“三天之后才排到队做了眼科B超,证实是视网膜血管破裂了”。
这个意外与王大伯坐长途飞机有关。因为,王大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并患有高血压,在飞机上相对狭小的座位上久坐,血液循环不畅,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
一周之后,王大伯好不容易在温哥华约上并完成了左眼玻璃体切除及眼底激光手术,术后第二天,左眼能看到光,他很高兴,但很快情况不对劲了。
“过了一个多月,左眼还是只能看到光,根本看不清东西是什么样子。我原本是轻微白内障,术后晶状体更浑浊了,医生说白内障加重,需做第二次手术。”对此,王大伯拒绝了。
王大伯说,到做完第一次手术为止,他花了1万1千多加币,差不多6万多人民币,虽然出国前买了商业保险,但医疗费要先垫付,报销繁琐,加上检查、手术排队时间长,术后视力没恢复,他决定打“飞的”回国看病。
回国的第一天,王大伯在家门口就狠狠摔了一跤,虽然看到台阶了,但两只眼睛视力不平衡,重叠在一起的影像不立体,造成对具体位置和深浅的错误判断,“还有一次,我在海华广场坐公交车,上车时看岔了,又摔了一跤”。
回国后,王大伯几乎去遍了杭州所有的眼科,医生们都表示手术风险很大,其中一位医生推荐他找姚克教授,“姚教授做的话,把握比较大”。
姚克教授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二眼科中心主任,也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组组长。为了挂姚克教授的号子,王大伯凌晨5医院排队。
那么,姚克教授如何诊断?在诊室门口,王大伯把病历本翻出来,指给钱报记者看,上面有姚克教授给他画的一幅示意图——玻璃体与晶状体仅有一层很薄的晶状体后囊膜相隔,而王大伯在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时,晶状体后囊膜受到损伤,破了两个洞,导致玻璃体腔里的液体进入原本透明的晶状体,结果就是原本轻微的白内障以最快速度进展、恶化。
王大伯左眼雪上加霜,想要复明,手术难度非常大。
姚克教授解释难点有二——
一是白内障手术需要进行超声乳化粉碎晶状体,所需的超声能量掌握不当,即会引起后囊膜破口加剧,导致晶状体核块掉入后段的玻璃体腔内,失明。
二是,由于患者曾切除部分玻璃体,晶状体缺少足够的支撑,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稳定性较差,也增加了手术难度。
针对王大伯的情况,姚克教授选择了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术。上周二手术时,姚教授设法减少了超声乳化能量的使用,又设法增加了晶状体稳定性,手术非常成功。
昨天上午,王大伯复诊视力,“三米开外的海报标题看得一清二楚”,恢复到0.8。王大伯很高兴,他和几个经常出国旅游的朋友交流,纷纷感慨,真没必要迷信国外的医疗水平。
出门如何防范意外眼疾
眼科名医列出8项建议
春节临近,钱报记者专门请教了姚克教授,给出行的读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提个醒,外出时如何避免眼疾发生与加重——
1、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手术术后一个月内,不要坐飞机,因为机舱内要加压,不利于手术伤口愈合。
2、中老年人旅游,如果用眼过度加上身体过度疲劳,或原本眼底有病变的近视患者,可能造成视网膜脱落。
3、高度近视患者不能玩一些刺激性的娱乐设备,比如过山车,人的眼球会不自觉地跟着过度转动,从而造成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可能会造成视网膜脱落。
4、旅游时刷手机打发时间,尤其是中小学生,最好用眼45分钟后适当休息,不要在黑暗中看屏幕,以免假性近视转化成真性近视。
5、旅途疲劳,部分人群干眼症状会加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提前准备人工泪液来滋润眼睛。
6、不少女孩爱美,旅游拍照时都化着浓妆,长时间不卸妆或卸得不干净的话,也可能导致眼睛炎症,近视者戴隐形眼镜也要注意用眼卫生。
7、如果到热带地区旅游,有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当心花粉造成的过敏性结膜炎,建议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8、高血压、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控制不利,也可能造成眼部血管出血。旅行时不能骤然停药,同时避免久坐、情绪起伏过大,到气温低的地方旅行,及时做好保暖工作。
劝阻吸烟猝死案二审改判:
劝烟者无责,不赔钱
备受全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zz/16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