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pf.39.net/bdfyy/bdfyc/180415/6169140.html近视度数高于度的屈光不正称为高度近视。有些人以为高度近视只是“度数高一点,镜片厚一点”而已,殊不知高度近视的加深会引发诸多眼部并发症,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高度近视,保护眼睛。
高度近视的形成机制
1.遗传因素
医学界普遍认为高度近视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双方中如有一方是高度近视或为高度近视基因的携带者,孩子近视的概率为40%~60%;如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或携带高度近视基因,孩子近视的概率会更大,在后天的发育过程中形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更高。2.后天因素
一方面在于高辐射电子产品的使用:电子屏幕发出的nm~nm短波蓝光,能够穿透角膜以及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萎缩甚至死亡,给视力带来极大的危害;
另一方面,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导致睫状肌紧张、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持续长时间的近距用眼,易出现调节问题,引起视觉疲劳。睫状肌和眼外肌共同作用于巩膜,会导致眼内压升高,巩膜像皮球一样扩张,使得眼轴拉长形成近视的屈光状态。
高度近视的影响
1.致盲性眼病
高度近视的致盲性主要是指高度近视导致的眼部致盲并发症。度数增长、眼轴拉长等眼部结构参数的改变,会引起如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的发生,对眼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2.眼底疾病
a.视网膜脱落: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过长,容易使视网膜牵拉变薄,进而出现裂孔,导致玻璃体腔内液体通过视网膜的裂孔进入视网膜,引起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的分离,从而形成视网膜脱落。
b.黄斑部病变:黄斑部是人眼辨别物像形状、大小、颜色的重点区域,是视觉系统中感知最为敏锐的部位。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拉长,会引起黄斑部不规则白色萎缩斑、黄斑出血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变薄等,有时甚至可见黄斑部圆孔,导致远近视力都明显下降。
c.豹纹状眼底:是典型的高度近视眼底,形成原因为眼轴拉长使得视网膜被拉薄,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色素较少,脉络膜血管透过视网膜变得清晰可见。
d.早发性白内障:高度近视眼部参数的变化会出现眼球壁、血管壁变薄等问题,使眼球新陈代谢出现问题,眼部营养无法正常供给。晶状体在营养不良环境下,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进而出现早发性白内障。
e.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眼球壁薄、小梁网结构发生改变,易引起房水堵塞,使眼内压升高,诱发青光眼,引起视神经不可逆损伤。3.老年低视力
高度近视还是引起老年低视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医院对低视力门诊的例病例进行分析后发现高度近视占20%。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组织的功能退化,眼部疾病随之而来,且由于自身是高度近视,发展为老年低视力的可能性就会很高。4.人体视觉感知力下降
视觉感知力下降表现在对明暗的适应能力、夜视力、闪光感、颜色分辨能力、双眼立体视觉、对坡度梯阶等有幅度的三维立体物体分辨能力以及黄斑部光敏感度等方面,度数越高、增长速度越快,视功能越差。5.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高度近视由于眼部参数发生变化,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脱落、裂孔以及黄斑出血等疾病。因此高度近视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还应避免激烈的碰撞,很多运动项目都因此受到限制,如跳伞、蹦极、跳水、拳击、打球等。此外,高度近视患者的眼底比正常人眼脆弱很多,需谨慎献血,因为在较短的时间里失去数百毫升的血液可能导致视网膜供血供氧量不足、血压波动等,严重者会出现视网膜裂孔甚至视网膜脱落。
高度近视的矫正方法
1.框架眼镜
高度近视患者可以通过配戴框架眼镜来达到视物舒适清晰的视觉效果。折射率较高的镜片更轻薄美观,因此,建议高度近视患者选择折射率较高的镜片。2.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即隐形眼镜,与框架眼镜的矫正原理基本相同,但不同之处是角膜接触镜直接与角膜接触,缩短了镜片与角膜顶点之间的距离,减少了镜眼距带来的误差,使得成像更加清晰,像跳以及棱镜现象减少。配戴角膜接触镜的患者需要注重镜片的清洁和护理,遵循医嘱,医院复查,做好配适评估检查。3.眼屈光手术
目前较成熟的高度近视矫正手术方案为飞秒准分子激光手术和ICL(可植入式隐形眼镜)。与切削眼角膜组织的近视矫正手术不同,ICL不切削角膜,而是将晶体植入眼内,对角膜无损伤且可逆。有些高度近视患者存在角膜厚度不足、度数过高等问题,不能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ICL则为这部分患者带去了矫正的希望。但无论是哪种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严格的术前检查是重中之重。需要注意的是,矫正近视的屈光手术并不能逆转眼底的情况,因此,高度近视患者仍然需要医院检查眼底。
高度近视患者的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
由于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被拉长,各个参数也随之改变,产生眼底病变的可能性增大。所以,做好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防患于未然,尽早预防眼底病。2.生活方面
a.饮食习惯:无论是高度近视患者还是普通人群,过多糖的摄入都会加快钙的流失,使巩膜的弹性减弱,稳定性降低,而肉、蛋、奶、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等优质蛋白质和重要元素的摄入,可以促进巩膜的坚韧性,预防干眼症。因此,生活中应增加饮食的多样性,控制糖的摄入,为眼睛提供营养保障。
b.生活用眼习惯:“20-20-20”法则即每看电子屏幕20分钟,眼睛需离开屏幕,看至少20英尺远的地方,不低于20秒。同时增加户外运动、多看绿色的植物、远眺等,都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缓解视觉疲劳。
文
沈玟伊(辽宁何氏医学院眼视光学专业)编辑
倪嘉
美编
晏昱凌
责编
高玉冰
审核
罗萍
投稿邮箱
chinaglasses
cn-eyewear.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zz/1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