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皮肤科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艾芬,副主任医师、医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急诊科主任。曾在武汉疫情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有一句著名的“早知有今日,管他批不批评,老子到处说!”
近日,艾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5月份,因视力下降被熟人介绍到知名的爱尔眼科,进行了晶体更换手术。术后出现眼前模糊,最终视网膜脱落,右眼几乎失明。她说,术前未进行眼底详细检查,医院反映视力模糊但未引起重视,错过补救机会。她目前已无法工作,在家带孩子,而且不能用力,“二宝”也不能抱了,她说担心人生就此被改写。
图源艾芬在凤凰网微博下的留言
12月29日,艾医院(以下简称“爱尔眼科”)副院长王勇:“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应该检查眼底是否变性,再决定是否实施手术,这是眼科医生应该具备的常识。然而,你们没有检查眼底,就做晶体植入,这延误了治疗时间。我现在视网膜脱离,右眼只能感觉到光,你们是否该承担责任?”
艾芬右眼视网膜脱落,几近失明。摄影/上游新闻记者沈度对此,王勇表示深表遗憾。他称,手术前检查了眼底,但检查不够彻底,没发现眼底变性,愿意友好协商解决。46岁的艾芬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5月份,她双眼视力下降,经爱尔眼科一位退休返聘医生介绍,前往爱尔眼科治疗。一番检查后,王勇告诉她,其右眼患上白内障,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视力会恢复。5月22日,她缴纳2.9万元手术费,爱尔眼科实施了手术。艾芬称,6月,她右眼视力未见好转,前往爱尔眼科复查。王勇认为,这属正常现象,过一段时日便会恢复。10月,视力仍未好转,她来医院检查。医院病历显示,艾芬,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呈灰白色隆起,屈光不正(右眼高度近视)。多名眼科医生告诉艾芬,眼底变性后恶化是导致前述症状的主因,如果早发现,早用激光治疗,病情可能不会这么严重;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应该检查眼底是否变性,这是一项常规操作。12月29日,艾芬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打了个比喻:“把我的右眼当成一个相机,晶体是镜头,眼底是胶卷。相机不能用了,可能是因为镜头和胶卷坏了。现在爱尔眼科只换了贵的镜头,没换便宜的胶卷,甚至还不知道胶卷坏了。”5月,艾医院实施了晶体植入手术。摄影/上游新闻记者沈度艾芬称,她虽是医学教授,但对眼科知识不太精通,在咨询多名眼科医生才得知“术前眼底检查是常规操作”。在爱尔眼科治疗时,她完全信任副院长王勇所说,直到人工晶体植入手术5个多月后,才得知右眼眼底变性,这延误其治疗时间。“做晶体植入花了2万9千元,用激光治疗眼底变性很便宜,爱尔会不会是为了多赚钱,忽略常规操作?”针对艾芬此疑问,王勇说:“术前检查了眼底是否变性,只检查了附近,边上没检查,是不够彻底。但单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成功的。”艾芬追问王勇,如果检查出眼底变性,还会不会做人工晶体手术?王勇答,要看变性的治疗情况再决定。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艾芬找到爱尔眼科后,院方出示了病例。病例上载明,眼底未查,术后视力取决于眼底。12月29日,爱尔眼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高度重视此事,会查清相关情况,妥善处理。12月30日,艾芬在她的微博写下了“再见”。
图源艾芬微博
爱尔眼科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眼科专科医疗连锁机构。截至年11月底,爱尔眼科集团内共有医院机构,其中国内的超过家,海外有多家。目前,在上市公司体内的有多家。财报数据显示,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营业总收入约85.65亿元,同比增长10.78%;归母净利润约15.46亿元,同比增长25.6%。年以来,爱尔眼科股价涨势如虹,从年底的30.34元/股一路飙升至70元/股以上,涨幅约1.4倍。12月31日,爱尔眼科报收74.89元/股,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60亿元。年1月1日,爱尔眼科发布声明称,不存在对患者病例和检查资料进行篡改和调换的情况,愿意随时接受社会各界和卫生行政部门核查监督。
但公司的澄清并没有让事件平息,舆论依然在持续发酵。
年1月1日下午,艾芬通过其个人微博回应称,术前B超和OCT检查是按照爱尔的要求做的,这两个检查有没有异常和眼底视网膜平复不是一个概念,医院公布她的正确的术前白内障照片。
1月2日上午,医院集团首度发声称:对于艾芬女医院的眼病诊治事件,医院集团高度重视,迅即成立集团调查工作组,并于1月1日连夜赶赴武汉进行调查。工作组将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核实。集团对艾芬女士所述病痛表示关心和同情,并愿意为其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最新回应: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
1月4日早间,爱尔眼科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艾芬女士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称,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有无直接关联,艾芬女士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恢复到0.6,但爱尔眼科集团也承认爱尔眼科未明确交代患者术后复查时间,并且术后其他时间的复查未挂号,也未作病历记录,医院规范规定及时上报不良事件。公司希望竭尽所能帮助艾芬女士解决眼部疾病问题,组织专家力量为艾芬女士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白内障手术项目占总营收17.62%
“爱尔眼科的这个事情,可以类比白酒塑化剂事件的冲击。白内障是爱尔眼科的重要业务板块,如果业务遭受打击,对公司的影响会比较大。而且这个事件又涉及到社会知名人士,舆论压力很大,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负面广告,医院的声誉有极大的损害。虽然最后调查结果还没出来,但对公司绝对是一个大利空。”一位华南地区私募人士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年爱尔眼科白内障手术项目营收为17.14亿元,占比为23.77%,年营收为15.44亿元,占比为19.29%,年营收为17.6亿元,占比为17.62%。从增速来看,年同比增长为9.01%,而年同比增长则达到了13.97%。
年报显示,白内障手术项目为其第三大业务板块,而和年,则为第二大业务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在和年报中,爱尔眼科均提到了白内障业务转型的贡献。
年年报称,报告期内白内障项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01%,主要是受高端多焦晶体、飞秒白内障术式等应用增加所致。受国家实施城镇居民与农村合作医疗的医保政策整合调整过渡,以及部分省区医保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影响,白内障业务手术量增长率出现阶段性放缓。
年报则称,近两年,白内障项目受医保政策的控制,手术量的增速阶段性放缓,随着消费转型升级,白内障业务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复明性白内障向屈光性白内障升级,如高端多焦晶体、飞秒白内障术式等应用增加,确保了该项目的稳定增长。
而根据艾芬所述,在爱尔眼科检查完后,医生表示她的右眼患上白内障,建议换高档人工晶体。
年报数据显示,年爱尔眼科白内障手术项目毛利率为40.10%,年则为37.69%,高端转型显然取得了效果。
“爱尔眼科的白内障业务转型做高端手术,年增长得比较好。对于商业机构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决定。不过这也是当前舆论质疑的点,就是在这种转型过程中,是否存在为了商业利益,而罔顾患者利益的事情?医院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帽子。这个得等调查结果出来才比较清楚,但对市场情绪会有影响。”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眼科中的茅台,亿大白马逻辑会生变吗?
作为A股知名大白马,爱尔眼科是众多机构的抱团股,年以来股价已经翻倍有余,总市值已超过亿,市盈率高达.7倍。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爱尔眼科三季报显示,净利为15.46亿,同比仍增长25.6%。而近年来,其业绩增速均保持在30%左右。
三季报显示,共有家机构持有爱尔眼科股票,占其流通股比高达56.26%。
“都说爱尔眼科是眼科中的茅台,虽然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商誉等质疑。但从企业的发展和业绩来看,还是比较稳健的,而且像茅台一样,有一批死忠粉,确实也从它那里赚了不少钱。”一位长期持有爱尔眼科的投资者对记者表示。“这个事件肯定会让股价有波动。至于跌多少,这个就看市场博弈了。”
在股票论坛中,抄底和割肉的投资者均有。有投资者认为,需要短期规避风险,周一会割肉。不过,也有投资者表示,如果跌停,一定会抄底。
而机构对此也存在分歧。
“短期影响会有,但这个事件我认为不会对公司的增长逻辑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爱尔眼科发展至今,有比较成熟的应对这类事故的经验,除非国家对该业务的发展政策有根本改变,否则我认为不会有很大影响。至于抄不抄底,要看市场情绪。作为配置,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一位深圳私募人士表示。
而在去年12月29日的调研中,爱尔眼科在回答“医疗事故爱尔怎么去把控的”的问题时称,“医疗质量是爱尔的生命线,是患者和家人的信任和托付。公司医疗质量一直把控得很好,一些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并落实到位,所以事故率和纠纷率极低,风险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公司也投保了医疗责任险,任何时间都要有底线思维。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医疗纠纷并非医疗事故,纠纷是沟通问题或服务质量引起的,可能态度好一些就没事,所以服务无止境。”
不过上述华南地区私募人士则表示。“这件事情涉及到知名人士,社会效应还是挺大的。现在的问题是要事件的调查结果如何,以及会发酵到什么程度,会否引起业务整改,对医院处罚等。如果白内障业务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那对公司业绩影响就会比较大,估值逻辑要重新思考。所以在事情结果出来之前,我认为抄底还是应该谨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jg/1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