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视网膜脱落

什么是斜弱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斜视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治疗,对病因不明者,尚无理想方法。

弱视是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和不断矫正或矫正视力低于0.9者均为弱视,可以发生于一眼或两眼。弱视(amblyopia)中最重要的为斜视性弱视,半数以上的弱视与斜视有关,从症状上来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两者关系如马车的两个轮子,屈光不正则象车轴,它粘结着两个车轮。

斜弱视分类

斜视:

斜视可依其偏斜方向不同而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下斜视。其中以内、外斜视最普遍。如详细分类,内斜视可分为:

1、假性内斜视:外表看来像内斜视,而实非内斜视(东方人较多见)。

2、先天性内斜视:发生在半岁以内之内斜视谓之。

3、后天性内斜视:可分为共恸性内斜视:即非痳痹性内斜。非共恸性内斜视即痳痹性内斜视。

至于外斜视又可分为:

1、假性外斜视:外观看来像外斜视而实非外斜视。

2、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发生之外斜视谓之。

3、外斜视。

弱视:

1、斜视性

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者,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射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同时伴有弱视,但无眼底异常。目前认为这是因为斜视引起复视和视觉紊乱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大脑视皮质主动抑制由斜眼黄斑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功能长期被抑制,形成了弱视。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的、功能的,因而是可逆的,预后是好的。但偶有少数原发性者即使在积极治疗下视功能改善也不显著。

2、屈光参差性

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3.00D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以至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此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

由于两眼黄斑部所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等,即使屈光不正得到矫正,屈光参差所造成的物象大小仍然不等,致使双眼物象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眼睛的物象,日久遂发性弱视,这类弱视也是功能性的,因而可逆的。

3、先天性

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VonNoorden推测新生儿常有视网膜或视路出血,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些先天性弱视继发于眼球震颤。

4、形觉剥夺性

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D以上,远视在5.00D以上,散光≥2.00D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机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时配戴适当眼镜,视力可逐渐提高。

在婴幼儿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遮挡瞳孔,致使光线刺激不能充分进入眼球,剥夺了黄斑部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产生功能性障碍发生弱视。

5、屈光不正性

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

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这种弱视因双眼视力相差不多,没有双眼物象融合障碍,故不引起黄斑部功能抑制,所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自能逐渐提高,无需特殊治疗,但为时较长。

从表面看,以上五种均是弱视,但在发病机理方面有本质区别。在斜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进入双眼的光刺激是等同的,双眼黄斑部都参与视功能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预后较好。但形觉剥夺性弱视是在婴幼儿期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视网膜未能得到足够的光刺激而未能充分参与视功能的发育过程,造成弱视,这种弱视不仅视力低下,且预后也差。单眼障碍造成后果较双眼者更为严重。所以由于眼病而遮盖婴幼儿眼睛时应特别慎重,以免形成剥夺性弱视(尤其6月以内的患儿)。

综上所述,先天性及形觉剥夺性弱视预后较差;屈光不正性、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预后较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和正确治疗,绝大多数视力可提高,获得正常视力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根据年龄不同又分为小儿斜视和成人斜视小儿斜视:一般是先天性的。

成人斜视:比如受到眼外伤的影响导致出现斜视。

儿童弱视怎么办?

凡是眼睛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达不到0.9的,我们称之为“弱视”。由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只要及时配戴适当的矫正眼镜后,绝大多数视力能逐渐提高,一般预后较好。

弱视是一种严重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眼病,我国估计约有一千万弱视和斜视儿童患者。人类视觉系统的敏感期从出生开始,2-3岁可朔性最强,称为关键期,视力发育可从0.1至1.0,6岁以后敏感期逐渐减弱,9岁左右敏感期结束。因此一般认为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是3—8岁,9岁以上的患儿治疗比较困难。

案例:弱视儿童 4岁的小雨刚进幼儿园没几天,爸爸妈妈就得到老师的通知:这孩子眼睛不好。爸爸妈妈觉得不可思议,家里所有人的视力都很正常,为何宝宝的眼睛会不好呢?

医院一检查:小雨的右眼视力为1.2,左眼只有0.4,但左眼并没有有器质性毛病。又经验光发现,军军左眼为度的远视,且有弱视;右眼为0度。

医生为小雨配了一副右眼为0度,左眼为远视度的眼镜。虽然他有度的远视,但没有必要将弱视的度数配足,因为儿童视力的调节能力较强,配镜时弱视眼可以减去一定度数,给予弱视眼一定的调节力,使患眼获得最佳视力。同时,医生还建议采用遮盖疗法来治疗,也就是说,把军军的好眼遮盖起来,强迫弱视眼来注视,好眼遮盖得越彻底越好。为了避免遮盖眼的视力下降,可每星期开放一天,医院复查一次。

复查视力时医生发现,虽然军军的遮盖眼视力没有下降,但弱视眼的视力也没有任何上升,戴上度的远视眼镜仍然只有0.6。这是怎么回事呢?小雨在治疗中不配合,不愿把眼睛遮起来,还老是偷着看电视。经过爸爸妈妈硬性调整,两个月后小雨的弱视眼视力提高到了0.9的矫正视力,接着又矫正到了1.0。

再巩固治疗3-6个月,小雨的弱视眼就可以正常了。

家长如何及早发现弱视?

1、眼位偏斜:眼睛偏斜较固定的一眼常为重度弱视。

2、眼球震颤。

3、对排列成行的视标分辨力较差,而对单个弱视的分辨力较高。

4、视力减退,经屈光纠正不足0.9为弱视,其中视力低于0.1者为重度弱视,视力为0.2—0.5为中度弱视,视力0.6—0.8为轻度弱视。

若发现以上四点中的一种情况,就应立刻带孩子到光爱眼视光中心就诊。

早发现、早治疗对预防弱视、提高治愈率十分重要。

网上商城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tuoluo.com/stqz/1458.html


当前时间: